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木瓜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木瓜蛋白酶气管内滴注的方法,将体质量170~220 g 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R),ATRA治疗组(R1),棉籽油组(R2)各15只.后3组向大鼠气管内滴注5%木瓜蛋白酶1 ml/kg,N组同样滴注等量生理盐水,14d后,分别向R1组和R2组大鼠腹腔内连续注入1 000 μg/kgATRA和棉籽油,第90天杀死全部大鼠.取出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肺脏的病理变化,和病理形态学图像分析了解肺气肿模型是否建立及ATRA对于木瓜蛋白酶复制的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早期干预效果.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各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凋亡率,及Bax蛋白、Bcl-2蛋白阳性细胞个数,比较各组之间AECⅡ凋亡率,及Bax蛋白、Bcl-2蛋白阳性细胞个数的差异.结果 肺体积结果显示:R、R1、R2组的肺体积与N组比较,明显增大;R、R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泡形态学结果显示:R、R1、R2与N组比较,每个视野内的肺泡数明显减少,平均肺泡面积增大,平均内衬间隔较大,R2组相对于R组,肺泡形态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R2组与N组比较,大鼠肺组织AECⅡ凋亡明显增多,R1与R组比较,AECⅡ凋亡率明显下降,R2与R组比较,AECⅡ凋亡率无明显变化,R、R1、R2组在造模后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组,R组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R1组,R组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与R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R2组在造模后肺泡壁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组,R组肺泡壁细胞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R1组,R组肺泡壁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R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组Bcl-2/Bax比例明显高于R、R2组,而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RA治疗可降低大鼠肺气肿模型AECⅡ凋亡率,调节Bax蛋白、Bcl-2蛋白表达,对大鼠肺气肿进程起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差异。方法采用猪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气管内滴注的方法,将体质量170~220 g的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猪胰蛋白酶组(B组),木瓜蛋白酶组(C组),各20只,B组、C组气管内分别滴入猪胰蛋白酶1 U/g、5%木瓜蛋白酶0.001 ml/kg造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和表型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直肠良性肿块5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切除后,检测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和表型,分析两组差异;同时分析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数量、表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直肠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8.17±2.42) vs.(9.65±2.28),P=0.002]、MHC-Ⅱ阳性DC(%)和CD54阳性DC(%)亦均低于对照组([6.65±2.42)%vs.(9.49±2.48)%,P=0.000]和[(7.49±2.33)%vs.(9.82±2.52)%,P=0.000]。TNM分期Ⅲ者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低于Ⅰ、Ⅱ期者[(7.60±1.73)vs.(8.55±1.47),P=0.042]、MHC-Ⅱ阳性DC百分比及CD54阳性DC百分比亦均低于Ⅰ、Ⅱ期者[(5.41±1.82)%vs.(7.48±1.94)%,P=0.000;(6.68±2.02)%vs.(8.03±1.97)%,P=0.023]。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密度低于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7.12±1.89)vs.(9.06±2.01),P=0.001]、MHC-Ⅱ阳性DC百分比及CD54阳性DC百分比亦低于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5.41±1.91)%vs.(7.71±1.88)%,P=0.000;(6.32±2.02)%vs.(8.49±1.94)%,P=0.023]。结论: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不成熟细胞比例增加,与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脓毒症是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心脏为易损器官之一。脓毒症时多种心肌抑制因子,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诱导了心肌功能障碍,常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病情凶险,死亡率高~([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脓毒症心肌损害发病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对脓毒症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川芎嗪(tetrarnethylpyrazine,TMP)有改善循环,拮抗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从而保护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肺泡灌洗液中 TGF-β1、IL-6、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对患者肺功能、纤维化指标以及肺泡中 TGF-β1、IL-6、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FVC、FEV1/FVC、DLCO以及血氧饱和度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CIII差值为36.18±5.8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64±3.63ng/ml,其余指标CIV、PICP、LN观察组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IL-6、VEGF观察组治疗前后TGF-β1、IL-6、VEGF治疗前后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中,除FEV1外其余指标与TGF-β1均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5,P<0.05),而纤维化指标中PCIII、CIV、PICP与TGF-β1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5,P<0.05);IL-6与FEV1、LN无明显相关性;除FEV1及CIV外,其余肺功能与VEGF均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r<-0.5,P<0.05),与纤维化指标表现性出显著正相关性(r>0.5,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能够有效改善IPF患者的肺功能,并通过干预TGF-β1、IL-6、VEGF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肺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动态观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根据入院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SOFA及PCT的变化,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析SOFA联合PCT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第1、5天SOFA评分与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经过治疗脓毒症组SOFA评分改善更明显,PCT下降更明显。存活组患者第5天SOFA为(8.36±1.87)分,死亡组第5天SOFA为(13.22±2.8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存活患者第5天PCT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据ROC曲线分析,SOFA及PC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7、0.814;SOFA及PCT联合的AUC为0.875。  结论  SOFA和PCT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脓毒症一旦出现心功能障碍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50例入院后24 h检查心脏超声,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40%组和LVEF≤40%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TNF-α浓度、Pro-BNP浓度、心肌肌钙蛋白I (TNI)水平;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分析TNF-α、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及LVEF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TNF-α、Pro-BNP对于心功能障碍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 LVEF>40%组TNF-α、Pro-BNP、APACHEⅡ评分均小于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TNF-α、TNI小于死亡组,2组Pro-BNP、LVSD比较P<0.01;存活组的LVEF (40.03±1.50)高于死亡组(38.76±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88,P<0.05;r=0.70,P<0.05),TNF-α、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5;r=-0.79,P<0.05),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0.772,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0.771。 结论 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TNF-α、Pro-BNP升高,TNF-α、Pro-BNP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对脓毒性休克心功能的抑制和对于预后的评估。方法将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均测定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3、5天血浆Pro-BNP浓度;所选患者均行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据心排指数(CI)值划分为心功能减低组(CI〈3.0)和心功能正常组(CI≥3.0),评估Pro-BNP对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结果生存组血浆Pro-BNP浓度低于死亡组,并且生存组第1、3、5天血浆Pro-BNP浓度呈下降趋势,生存组第1及5天的射血分数(EF)高于死亡组;心功能正常组第1、3、5天血浆Pro-BNP浓度均低于心功能减低组,EF高于心功能减低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心功能减低组,病死率低于心功能减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Pro-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脏抑制及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的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病理学研究表明COPD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肺实质细胞破坏、消失,炎细胞浸润,及气道、血管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