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恙虫病1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治  曾俊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61-1261,1241
目的进一步了解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7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5例均有野外作业史,均出现高热,焦痂和溃疡169例(98.6%),淋巴肿大173例(98.8%),皮疹124例(71.0%),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143例(81.7%),血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或稍低172例(98.3%),经氯霉素治疗均治愈。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是恙虫病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残胃发生癌变的关系。方法经胃镜取49例残胃癌患者和47例普通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的感染情况,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残胃癌组HP阳性率显著的低于普通胃癌组(P〈0.01);49例残胃癌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28例(57.14%),其他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3例(6.12%),管状腺癌6例(12.24%),中分化腺癌8例(16.33%),高分化腺癌2例(4.08%),印戒细胞癌1例(2.04%),未分化癌1例(2.04%)等;BillrothⅠ式手术残胃癌患者HP阳性率(41.67%)显著的高于BillrothⅡ式手术残胃癌患者的HP阳性率(10.81%)。结论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可能是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要类型;HP的感染可能不是残胃癌的主要发病机制;BillrothⅡ式手术引起的胆汁反流可能是残胃癌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对未经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血脂代谢指标、体重指数(BMI)、体脂肪含量(FAT)和肝功能等进行了同步检测、测量和分析,试图进一步了解瘦素与HCV相关慢性肝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一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Lep)与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的关系。方法选择肝源性糖尿病患者60例归为HD组,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Lep,葡萄糖氧化镁-过氧化物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HOMA-IR(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HD组血清Lep、HOMA-IR分别为(10.29±1.77)ng/mL、3.40±0.29,对照组分别为(4.44±0.81)ng/mL、1.77±0.18;H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患者血清Lep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 Lep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抵抗参与了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胃食管反流病(GRED)的关系。方法通过电子胃镜确诊的GERD患者49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6例,分别在胃窦取组织以快速尿素酶法进行Hp检测。结果 49例GERD患者Hp感染率为32.7%,56例对照组Hp感染率53.6%,表明GERD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GERD患者各级之间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PCR方法扩增包含C启动子和前C区基因核苷酸(nt1643-nt2112),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基因型C的BCP区A1762T/G1764A突变率(58.82%)显著地高于基因型B(10.53%)(P〈0.05)。基因型CG1896A突变率为29.41%,基因型BG1896A突变率为47.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基因型HBV致病能力可能与病毒基因组BCP区A1762T/G1764A突变率的不同有关,而与前C区G1896A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8.
9.
陈静  曾俊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2125-212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39例HBV—GN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冰冻切片上肾脏组织的HBsAg、HBcAg;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IgG、ISn、IgM、C3、Ciq、FRA;全自动化生化仪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项指标。结果在39例HBV—GN患者中,大三阳患者23例(58.97%),小三阳患者12例(30.77%),HBsAg和HBcAg阳性4例(10.26%)。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的27例(69.23%),肾炎综合症10例(25.64%),单纯性血尿1例(2.56%),单纯蛋白尿1例(2.56%)。病理检查显示,膜性肾病(MN)33例(84.62%),膜性增生性肾炎(MPGN)3例(7.69%),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2例(5.13%),IgA肾病1例(2.56%)。在39例患者的肾脏组织中均检测到HBV相关抗原。结论成年人HBV—GN患者男性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主要病理类型为MN,肾组织中HBcAg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陈静  曾俊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31-173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2例HBV—GN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口服,共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HBeAg、HBVDNA、ALT、肾功能和24h尿蛋白定量等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在12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中,显效4例(33.33%),有效5例(41.67%),无效3例(25.00%)。治疗前,12例HBV—GN患者HBeAg均为阳性,血清HBV—DNA水平为(6.17±2.35)log10mEq/ml,ALT(119.25±27.08)U/L。拉米夫定治疗24周后,HBeAg的阴转率为33.33%;与治疗前比较,HBV—DNA(3.22±1.74log10mEq/m1)、ALT(48.00±12.50U/L)水平显著地下降(P〈0.05)。结论拉米夫定对减轻HBV—GN患者肝脏、肾脏组织的损害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