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病历要 患,男性,67岁,因肢体瘫痪、构咅障碍1h,于2007年1月13日收入我院。入院当日午睡时出现左侧肢体瘫痪,语言表达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临床及影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临床少见,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症候的认识.方法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例,行颈部血管超声、脑电图、头部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超声、核磁血管成像,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例行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 均表现为发作性短暂不能控制的抖动,5例发作有明显诱因.全部患者均有抖动肢体对侧至少1条以上颅内和/或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头部核磁共振4例显示抖动肢体对侧内分水岭脑梗死.脑电图均未见痫样放电,6例可见病变血管同侧额颞部慢波灶.经扩容和抗血小板聚集或者血管内支架治疗后,所有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提示大血管严重的狭窄或闭塞,低灌注是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脑动脉病变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05~2008年间诊治的20例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对侧颅内外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其责任血管分布:颈内动脉虹吸段6例;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6例;大脑中动脉的M2段1例;颈内动脉起始部7例.8例头颅磁共振显示典型的分水岭脑梗死.6例行血管重建治疗,临床未再发作.结论 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可能是中国人群LS-TIA的主要血管病变特征;血管重建术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谷红对脑组织抵抗脑缺血能力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5月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制作的SD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线拴模型,比较经谷红腹腔注射和无此干预的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所示的梗死体积差异。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凋亡蛋白casepase3在不同动物组中梗死侧皮层区域的表达状况。结果谷红腹腔注射可以显著减少大鼠脑组织的梗死体积(P<0.05),casepase3在谷红组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谷红可以增强大鼠抵抗急性脑缺血的能力,抗凋亡作用有可能是潜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子(癎)患者15例头颅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5例子痫患者头颅MRI的特点。方法对15例子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头颅MRI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视物模糊、头痛、癫痫发作、高血压、蛋白尿和下肢水肿;影像学特点为13例仅对称性枕、顶叶白质信号异常,2例累及额叶、基底节区,1例还累及颞叶;病灶DWI上以等或低信号为主,ADC图上病灶为高信号,2例DWI上出现高信号。15例均恢复良好,随访病灶均消失。结论子痫患者影像学改变以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徐蔚海 《中国医刊》2005,40(6):59-60
[编者按]在人民卫生出版社、搜狐网站的协助下,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王拥军教授于2005年4月29日与丁香园网站(www.dxy.cn/bbs)的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其中部分问题很具有代表性,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薄胼胝体(HSP-TC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分析6例HSP-T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6例患者均青少年起病,表现为痉挛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2例有共济失调。患者均无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全部患者头颅MRI显示胼胝体变薄。结论 HSP-TCC作为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一种,临床上以双下肢痉挛性截瘫和薄胼胝体为特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重塑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前瞻性建立的高分辨磁共振数据库,将基底动脉存在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人群和基底动脉正常且未发生供血区缺血性卒中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3D CUBE T1WI成像方法,测量并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斑块和管壁特征,包括管周面积、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和基底动脉直径。结果研究共纳入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46例和对照组55例。缩窄性重塑是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形式,占55.1%。1例患者的基底动脉可见缩窄性重塑斑块和扩张性重塑斑块共存。与扩张性重塑斑块相比,缩窄性重塑斑块的狭窄率更大(P<0.01),重塑指数、管周面积、管腔面积、管壁面积和基底动脉直径更小(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病变组的基底动脉管周面积和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P=0.137),而管壁面积(P<0.01)和最大管壁厚度(P<0.01)更大,管腔面积更小(P<0.01)。结论无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以缩窄性重塑为主的局灶性重塑,但不存在累及血管走行全程的普遍性重塑。  相似文献   
10.
2011年2月,天使之城美国洛杉矶迎来了第36届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conference, ISC).从8日的前会拉开帷幕到11日的大会闭幕,共历时4d.大会围绕卒中的基础、临床和转化医学等领域,研讨了卒中的病理生理、有效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卒中的医疗系统、医疗质量及预后也是此次卒中大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