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 康雄性新西兰兔,以液氮冻伤术在兔右颈总动脉处建立AS斑块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 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加羟苯磺酸钙0.15mg·g-1·d -1喂养8周。分别于实验前 及实验8周后取血,ELISA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8周 后处死动物,取右颈总动脉,光镜和电镜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右颈总动脉基质金属 蛋白酶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结果:8周后,模型组兔血管内膜具有典型 的AS斑块表现,治疗组兔血管内膜AS斑块病变轻微;2组兔颈动脉局部可见PAI-1和MMP-9蛋白表达,但治疗 组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ET-1显著降低,NO、VEGF显著升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ET-1降低幅度大于模型组,NO、VEGF升高幅度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减少血管壁局部组织中PAI-1和MMP-9蛋白的表达,降低血循 环中ET-1含量,升高NO、VEGF水平等改善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发挥抗AS斑块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心房颤动引起的梗死是目前缺血性卒中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在房颤心肌维化过程中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TIMP-2基因启动子-418G/C多态性与房颤引起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多态性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因房颤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04例(观察组)及非心源性脑梗死248例(对照组)进行TIMP-2基因启动子区-418G/C多态性检测,并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基因型、等位基因等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GC+CC基因型共94例(46.1%),对照组GC+CC基因型共90例(3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95% CI:1.017~1.585),观察组C等位基因115例(28.2%),与对照组[106例(2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95% CI:1.049~1.658)。  结论  TIMP-2基因-418G/C位点多态性与房颤性脑梗死遗传易感性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脑梗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方法(PCR-RFLP),分析150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其中ACL阳性36例,ACL阴性114例]的基因型,并以9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1) ACL阳性率在观察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DQB1*0303等位基因频率为38.67% (116/300),高于对照组的29.17%(56/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中,ACL阳性脑梗死DQB1*0303等位基因频率为52.78%(38 /72),明显高于ACL阴性脑梗死的34.21%(78 /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QB1* 0303等位基因频率与ACL阳性率呈正相关,相对危险率(RR)值为2.15(P=0.00).结论 DQB1*0303可能是ACL阳性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12例无溶栓指征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与丁苯酞软胶囊,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仅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ethel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Baethel评分显著提高(P<0.01),并且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ethel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的治疗能明显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资B(NF-资B)信号通路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收集轻型缺血性脑卒中且颈动脉超声检查提示存在易损斑块的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对照组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阿魏酸钠片100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8周。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TLR4、NF-资B、MMP-7和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hs-CRP、IL-6、TLR4、NF-资B、MMP-7和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TLR4、NF-资B、MMP-7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能通过抑制颈动脉易损斑块TLR4/NF-资B的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和血清MMP-7、MMP-9的表达,从而可能增加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ACS)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为中医药临床论治AC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329例患者,分别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记录中医体质类型、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以及其中医体质与认知功能障碍、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中医体质按频数出现由大到小:单纯型以痰湿质(31例,12.97%)、血瘀质(22例,9.21%)、气虚质(16例,6.69%)为主,复合型以气虚痰湿质(19例,7.95%)、痰湿血瘀质(12例,5.02%)、阳虚痰湿质(11例,4.60%)为主;其中轻、中度ACS以痰湿质、气虚质、气虚痰湿质为主,重度及闭塞以血瘀质、痰湿血瘀质为主;痰湿血瘀质MMSE评分明显低于其余5组(p<0.05),血瘀质、痰湿血瘀质MoCA评分明显低于其余4组(p<0.05)。结论:ACS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认知功能障碍、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在体质类型为血瘀质及痰湿血瘀质中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早期置鼻胃管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5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早期置鼻胃管对肺部感染发病率的影响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56例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0.60%,吞咽功能正常及可疑异常组的肺部感染率为1.97%;未置管组轻、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感染率分别为8.05%、26.06%、51.52%,而置管组分别为7.32%、8.82%、9.09%;其中置管组、未置管组革兰阳性菌感染比例分别为17.86%、36.77%。结论对于中度以上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及早予置鼻胃管鼻饲,能有效减少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且置入鼻胃管患者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比例低于未置管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血清水平及启动子基因- 82A/G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608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和374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MP-12蛋白水平,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MMP-12基因启动子区- 82A/G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48 h内血清MMP-12为(17.36±9.12) ng/ml,对照组为(17.42±7.70) 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7,P=0.962).脑梗死组AG+ GG基因型频率为7.6%,与对照组的5.9%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81,P=0.584),G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别为3.8%和2.9%,两组比较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x2=0.746,P=0.374).结论 MMP-12血清水平及基因启动子- 82位点的多态与MMP-12基因表达和脑梗死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