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是一种最为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VF发作时,因各部位心室肌电活动紊乱没有规律,心脏不能进行有效的收缩,从而失去泵血功能.其病情发作凶险,在医院以外发作时由于缺乏及时救护,患者生存率不足3%.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广泛的开展,VF作为术中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其发生率低,但因其有致死风险而备受关注,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术中VF是确保手术安全、成功的前提条件.本文就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VF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11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冠心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患者1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憋闷感,伴左肩背部酸胀不适并大汗,恶心、未吐,自服速效救心丸15粒无效,当地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予以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转入我院。心电图示I、aVL和V1~6导联ST段抬高0.2~1mV。肌钙蛋白I224.7n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7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77U/L,肌酸激酶3847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2U/L,乳酸脱氢酶1580U/L,羟丁酸脱氢酶160U/L,血小板1056×109/L。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体检:T36.8℃,HR83次/min,BP130/80mm Hg。全身皮肤无淤斑和出血点,双肺(-),心音低钝。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壁心肌变薄,回声减弱,运动幅度减低,左心扩大,二尖瓣中度反流,左房前后径46mm,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63mm,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40%。复查血小板1077×109/L,随后监测2周血小板连续升高,分别为1239×109/L、1405×109/L。骨髓涂片: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服用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期间根据血压水平调整药物剂量2.5~10.0 mg,每日1次口服.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全天24 h按照6:00-11:59、12:00-17:59、18:00-23:59、0:00-5:59分为4个时间段,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压的时间生物学特征变化;同时对药物治疗前后6:00-11:59时间段血压水平与其他时间段血压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较治疗前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141.0±11.7)mm Hg(1 mm Hg=0.133 kPa)比(125.3±5.8)mm Hg和(87.4±8.6)mm Hg 比(78.5±3.6)mm Hg],SBP波动幅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6:00-11:59时间段血压较0:00-5:59时间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00-11:59时间段血压与其他各时间段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有效地平稳降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0岁.主因阵发性心悸、胸闷2年再发4 d入院.患者症状发作多与活动、情绪激动相关,无胸痛、呼吸困难、黑朦、晕厥,经休息约30 min后可缓解.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大量吸烟史,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5.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人术后迟发晚期支架内血栓临床报道较少,我们收治2例患者DES置入术后迟发晚期支架内血栓分别发生在术后49个月及21个月,临床更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肌肌钙蛋白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肌钙蛋白I是作为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同其它检验指标相比,具有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宽、特异性强、诊断阈值明确及检测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total occlusion,CTO)的成功开通,可以降低死亡率,避免或延迟冠状动脉搭桥.专用器械的研制、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提高使CTO开通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大多数CTO病变可以通过前向导丝技术(antegrade technique)完成,近期报道的逆向导丝技术(retrograde technique),可以提高复杂CTO病变的开通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5岁,主因阵发性晕厥、左胸痛1d入院.入院前1d患者敲鼓时突发左胸部胀痛,随之发生意识丧失,症状持续20 min后,意识恢复,诉左胸部胀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做心电图V1-V4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诊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左胸部疼痛症状持续不缓解且心率增快,血压降至70/50 mmHg(1 mmHg =0.133 kPa),给予多巴胺升压后,血压难以维持,而转入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查体:BP 80/60 mmHg,心率125次/min,律齐.腹平、软,左上腹压痛.入院时心电图:窦速、V1-V4导联T波高尖.入院后查胸腹部CT示:腹腔积液、积血,脾门区血块.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急诊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 84例老年与 88例非老年人AMI急诊冠脉内支架术结果。结果 老年组 84支梗死相关血管 ,置入支架 86枚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手术成功率为 97 6 % ;非老年组 88支梗死相关血管 ,置入支架 88枚 ,围手术期死亡 1例 ,手术成功率 98 9%。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支架特点及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AMI急诊冠脉内支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可以充分持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