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EAE组,EAE组采用粗制髓鞘碱性蛋白(MBP)抗原注入大鼠后足掌皮下(0.2 ml/100 g)制作EAE模型,观察大鼠的发病情况及病理表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大鼠脑组织CD44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未发病,EAE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和脊髓无异常;EAE组大鼠可见脑及脊髓实质内小血管充血,小静脉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免疫组化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和脊髓组织未发现CD44阳性细胞;EAE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处可见大量CD44阳性细胞。结论 EAE模型中存在黏附分子CD44的高表达,其对EAE的发病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42)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43)采用脉血康胶囊治疗,强化治疗组(n=35)采用脉血康胶囊+阿司匹林。观察3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强化治疗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和积分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81.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能够改善脑组织缺血,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含量测定联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轻度阿尔茨海默病(CDR=1分)及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CDR ≥ 2分)者各40例,并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尿液中AD7c-NTP含量,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的含量,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对AD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3组受试者尿AD7c-NT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当尿AD7c-NTP为1.745 ng/m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3组受试者血浆Hcy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当血浆HCY为15.05 μmol/L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当二者进行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大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 AD患者尿AD7c-NTP含量及血浆HCY含量均增高;尿液AD7c-NTP含量及血浆HCY含量可作为辅助AD诊断的生物标记物;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AD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智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应用西医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组8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75%,对照组6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智能障碍的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癌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肺转移的受体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9种肺癌细胞系的增殖状况和培养上清液中VEGF水平,筛选出差异表达VEGF且增殖无明显差异的两株细胞系。将两株细胞分别接种于SCID小鼠背部观察肿瘤生长,肺癌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建立肺转移模型,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肺转移瘤及血管密度。应用两种VEGFR中和抗体(MF-1和DC101)腹腔注射治疗肺转移小鼠,观察肺转移瘤数改变。结果 9种肺癌细胞系分泌VEGF水平不同,其中最高的是A549(182.7ng/mL),最低的是SPCA1(13.39ng/mL),A549细胞和SPCA1细胞的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549细胞在小鼠背部形成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SPCA1细胞,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明显增多。A549细胞形成肺转移瘤数为SPCA1细胞的2.3倍。抗VEGFR-1治疗使肺转移瘤数明显减少,而抗VEGFR-2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细胞分泌的VEGF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VEGF通过VEGFR1通路促进肺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发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TGP治疗组,低,中,高剂量TGP治疗组大鼠造模后分别ig TGP 50,100,200 mg·kg -1·d-1,EAE对照组大鼠造模后ig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及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TGP各剂量治疗组的症状均较EAE对照组轻,发病潜伏期均较EAE对照组明显延长,高峰期症状评分均较EAE对照组明显降低;各TGP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EAE对照组.上述改变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GP对EAE具有治疗作用,其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其治疗机制与抑制Th1型细胞因子( IFN-γ,TNF-α)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EAE组及大、小剂量雌激素干预组,每组10只,制作EAE模型,大、小剂量雌激素干预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 mg/kg/d、250μg/kg/d,连续10 d,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并采用HE染色观察脑和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大、小剂量雌激素干预组的临床症状均较EAE组轻,表现为发病率减少、潜伏期延长、进展期缩短、高峰期神经功能损害较轻。病理切片提示雌激素干预组脑和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其中以大剂量组更明显。结论雌激素对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EAE具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齐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集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观察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血清炎性因子、脑神经递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χ2=3.962,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6.722,10.246,4.090,P<0.05,P<0.01);脑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明显高于对照组(t=10.162,7.887,3.884,P<0.05,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54% vs 7.69%)(χ2=0.443,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齐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炎症状态、调节脑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鼠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纤维肉瘤生长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BS组)、脂多糖组(LPS组)、纤维肉瘤组(PC组)、脂多糖+纤维肉瘤组(LC组)、脂多糖+纤维肉瘤+塞来昔布组(Cele组),PBS组小鼠腹腔注射PBS缓冲液,其余各组小鼠给以脂多糖(LPS)建立炎症模型,实验第5天处死LPS组、PBS组小鼠,其余组小鼠皮下接种纤维肉瘤细胞,同时Cele组小鼠给予塞来昔布,接种肿瘤第21天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及肿瘤体积,处死小鼠后取肺组织观察外形改变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应用CD31染色比较PC组及LC组小鼠肿瘤的血管形态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与PBS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液渗出增多,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炎症细胞;与PC组相比,LC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快,肿瘤MVD增加,血管紊乱。结论   炎症反应对纤维肉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抗炎治疗可抑制纤维肉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区域综合管理模式对提高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从四川省自贡市癫痫患者管理互联网平台中随机选择成人癫痫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医院门诊常规就诊的成人癫痫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区域综合管理,对照组为常规门诊诊治,比较两组患者2年后癫痫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随访2年后,病例组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总分高于对照组,合并焦虑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病例组随访后,QOLIE-31总分及子项目中对发作的担忧、生活满意度、情绪、精力/疲劳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研究所探索的基于互联网双向转诊、上下级医院协同随访及健康宣教的区域综合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对发作的担忧、生活满意度、情绪、精力/疲劳这几个方面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