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3例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道15年间由胆石症导致的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63例的救治,指出胆石症导致的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是良性胆道疾病最重要、最直接的死亡原因,强调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要给予强有力的“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该疗法有助于ACST病人渡过手术关,在致死性的触发病因去除后,促进器官功能发生逆转,最终使患者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2.
胆石症手术治疗1036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胆石症手术治疗1036例岳茂兴李学彪张圭显张连春薛亮李成林张诗琳张玉生陈昌伟崔彦王新民国防科工委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市100101SubjectheadingsCholelithiasis/surgeryCholecystectomy主题词胆结石...  相似文献   
3.
胰空肠套入荷包缝合完全胰液外引流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岳茂兴李学彪张圭显胰瘘是公认的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我们把防止胰瘘的发生作为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性攻关课题,采用改进的联合术式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取得防止胰瘘发生的明显效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4.
体腔脏器破裂引起大出血病情危急、凶险,死亡率极高。我院1985年8月以来,成功地救治了13例体腔脏器破裂大出血总量4000ml以上的患者,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报告119例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的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本组患者122例,其中119例救治成功。采用迅速组织强有力的抢救组进行抢救,加强治疗和护理,采用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检查明确诊断,立即开放二条以上静脉通道积极扩容,从速作好术前准备,抗休克的同时行紧急剖腹探查术,配合“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和ICU监测。结果122例患者中,119例救治成功,3例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救治要求快速、果断、正确、合理。首先要及早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行剖腹手术止血和修补破裂的脏器,术中避免漏诊,并行ICU监测,特重症患者采用“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预防和合理处理并发症,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86年以来,手术治疗5例胰腺癌病人,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岁~65岁,平均52.8负。病程6个月至1年。梗阻性黄疸时间2~6个月。病种分类:壶腹部腺癌3例,胰头低分化粘液腺癌1例,胰头导管内腺癌1例一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7.
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救治外科危重病人18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采用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救治危重外科病人186例。APCACHE-Ⅱ积分为9~34(17.06±6.39)分,死亡19例,病死率为10.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观察到该方法对危重病人有遏止危重状态进展,促进症状缓解,改善微循环及良好的降温、抗毒、抗炎、抗休克作用,对重要脏器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报道11年间明确诊断为腹部外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患者68例,提出了腹部外科MOF的临床特点、触发因素、首发衰竭器官、各个脏器衰竭发生频度、死亡原因和病死率及MOF的预防和现代救治措施.资料分析结果显示,腹部外科MOF的触发因素为严重感染、败血症、重度多发伤和急诊腹部外科大手术等.腹部外科MOF治疗的关键是要切实做到早期识别、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救治结果存活17例,死亡51例.作者提出MOF一旦发病要给予强有力的“四大一支持”综合措施的新疗法.本组18例MOF患者实施“四大一支持”综合疗法,15例获救治成功,该疗法具有实用、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对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兔微循环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日本大耳兔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术,造成腹腔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只,应用瑞典PERIMED公司的新型4001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测定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3mg/kg)及地塞米松(10mg/kg)时兔耳及大腿肌肉内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后大腿肌肉内微循环的灌注量由(326.15±87.32)PU增加到(656.78±102.50)PU,兔耳微循环的灌注量由(8.50±1.85)PU增加到(11.49±3.42)PU。实验组静注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后大腿肌肉内微循环的灌注量由(290.50±20.18)PU增加到(691.39±102.07)PU,兔耳微循环的灌注量由(5.36±3.26)PU增加到(19.78±10.10)PU。结论:静注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能明显改善兔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时微循环的灌注,对保护和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隐匿性乳腺癌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rcinoma,O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发生率的0.3%~1.0%,通常以腋窝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而乳腺触摸不到实性肿块。由于其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加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极易延误治疗.并影响预后。对我院1999-01~2005-12共收治隐匿性乳腺癌误诊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