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作为系统炎症因子在心房颤动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入选98例患者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34)、阵发性房颤组(n=31)和持续房颤组(n=33),比较各组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心房颤动组CRP水平[(1.85±0.44)mg/d]比正常对照组的水平[(0.41±0.13)mg/d]高,P<0.01;在心房颤动组中持续房颤组血清中CRP[(2.02±0.54)mg/d]高于阵发性房颤组[(1.55±0.40)mg/d],P<0.01,阵发性房颤组[(2.02±0.54)mg/d]高于正常对照组(0.41±0.13)mg/dl,P<0.01。并且不同原因引起的房颤CRP不同,冠心病最高,其次为高血压,心肌病最低。结论CRP在心房颤动患者中明显升高,说明炎症状态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因胸闷、乏力、双下肢胀感3天入院.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未到医院诊治.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眼睑及颜面无水肿,甲状腺无肿大.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四肢肌肉僵硬感,但无凹陷性水肿,神经反射无异常.化验检查:肌酸激酶(CK)5 610 U/L(正常值:20~220 U/L),肌酸激酶及其MB同工酶(CK-MB)80 U/L(正常值:0~20 U/L),天冬氨酸转移酶(AST)64U/L(正常值:8~40U/L),乳酸脱氢酶(LDH)338 U/L(正常值:20~245 U/L),尿素氮和尿常规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V5T波倒置.心脏B型超声检查心内结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2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别。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9% vs 69.4%,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分别为(53.16±2.58)%及(50.31±2.10)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6.08±2.15)%和(54.17±2.34)mm (P<0.05);观察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MLHFQ) 体力、情绪、症状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2.02±0.85),(4.67±0.28),(8.09±0.26),(29.31±2.74),对照组分别为(15.89±1.04),(5.26±0.35),(10.13±0.42),(35.98±3.1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0例老年ACS患者依据其血清CRP水平分为CRP升高组和CRP正常组,比较两组6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CRP升高组心绞痛再发生率46.3%(19/41)、心律失常发生率43.9%(18/41)、心力衰竭发生率9.8%(4/41)、再梗死发生率22.0%(9/41)、心源性猝死发生率7.3%(3/41),而CRP正常组分别为15.8%(3/19)、10.5%(2/19)、5.3%(1/19)、5.3%(1/19)0(0/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RP与老年ACS急性发作密切相关,监测ACS患者血清CRP水平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心率变异指数(HRV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测定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VI,并与29例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事件组比非事件组的HRVI减低明显(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事件组与非事件组的HRV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的差值缩小。提示HRVI减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判断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08-04-2009-10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老年人60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例(A组),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例(B组),老年科住院患者根据肝脏二维B型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NAFLD患者94例,其中伴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消极心理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特点并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年龄≥65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经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测定分为伴消极心理组36例,不伴消极心理组44例,给予Holter监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与不伴消极心理组相比,消极心理组患者24 h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24 h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降低[(86.8±14.1)、(138.9±37.2)ms,(78.1±11.2)、(123.3±32.5)ms,(22.9±4.5)、(25.7±12.3)ms,(6.3±1.2)%、(9.2±5.3)%,(40.3±16.4)、(47.8±10.7)ms,t值分别为4.20、2.52、2.32、2.28、2.20,P均<0.05],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缺血性ST-T改变以及HRV减低的检出率升高[55.56%(20/36)、9.09%(4/44),13.89%(5/36)、2.27%(1/44),33.33%(12/36)、6.82%(3/44),52.78%(19/36)、18.18%(8/44),x2值分别为16.89、4.18、4.33、4.99,P均<0.05).消极心理组给予百忧解治疗前后SDNN、SDANN、rMSSD、PNN50、SDNNindex升高[(84.7±34.0)、(102.1±29.6)ms、(79.2±39.6)、(94.2±26.7)ms,(23.4±7.5)、(35.6±10.2)ms,(5.1±2.1)%、(9.9±7.5)%,(38.1±11.8)、(63.3±13.8)ms,t值分别为3.60、2.43、2.34、2.26、2.30,P均<0.05],消极心理组患者百忧解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缺血性ST-T改变及HRV减低的检出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8、4.33、4.24、4.06,P均<0.05).结论 伴消极心理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RV减低,并且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百忧解治疗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电张调整性T波是指心脏经过一段时间激动顺序改变之后重新恢复窦性节律时 ,仍“记忆”着异常的心室激动顺序 ,心电图表现持续T波倒置。目前认为它是心肌的一种生理特性 ,而非病理改变。现报告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电转复后电张调整性T波 2例。1 临床资料例 1,男 ,47岁 ,因持续心悸 3d入院 ,入院前在其他医院先后应用心律平静脉注射 ,总量 2 10mg ,无好转。既往健康。体检 :血压 12 0 / 70mmHg(1mmHg =0 .133kPa) ,神志清楚 ,心律齐 ,心率 16 0次·min-1,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晰 ,体表心电图及食管和体表同步记录心电图示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老年性血管痴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观测两组患者的Hcy、叶酸、VitB12水平。结果 VD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Hcy(t=3.828,P=0.002),叶酸(t=2.429,P=0.030),VitB12(t=-1.175,P=0.02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可以用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与预后检测指标,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