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系统(real-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建立半数细胞指数时间(CIT50)与病毒滴度(TCID50)相关性的标准曲线,评估RTCA技术在监测2型登革病毒(DENV-2)感染BHK细胞后引发细胞病变效应(CPE)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BHK细胞的CI值变化,筛选合适的初始细胞接种密度及血清浓度;应用RTCA分析已知不同TCID50滴度DENV-2感染BHK细胞的CIT50值,构建CIT50-TCID50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收集DENV-2感染C6/36细胞后第1~4d的培养上清(D1,D2,D3,D4),利用RTCA法和TCID50法分别检测上清中DENV-2滴度,分析CIT50-TCID50标准曲线法的灵敏度和可行性。结果 BHK细胞以初始接种密度为2×104个/孔,血清浓度为2%的培养条件为最佳;不同滴度DENV-2感染后BHK细胞的生长曲线均左移,CIT50与TCID50间呈线性负相关,线性方程为y=-7.007x+75.546(R2=0.9854);不同时间感染C6/36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含量(logTCID50/mL):RTCA标准曲线法为4.90±0.05(D2)、6.18±0.20(D3)、6.04±0.10(D4);传统TCID50法为0(D1)、6.25±0.49(D3)、5.87±0.35(D4)。结论利用RTCA技术建立的CIT50-TCID50标准曲线法,可用于已知DENV-2在BHK细胞的定量检测,结果较TCID50法更客观,且该法操作便捷且灵敏度高,为评估DENV-2感染性活病毒颗粒的毒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克隆表达埃及伊蚊黄蛋白c (Aael-yellow-c)基因,并探讨r Aael-yellow-c蛋白体外抗凝血作用。方法 RT-PCR扩增Aael-yellow-c成熟肽基因,纯化后的片段与pEASY-E1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取菌液进行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0.1 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蛋白表达后,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比浊法观察不同浓度r Aael-yellow-c蛋白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影响。手工法检测不同浓度r Aael-yellow-c蛋白对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Aael-yellow-c基因CDS区为1 287 bp,含2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成熟肽序列长1 200 bp,编码399个氨基酸。RT-PCR扩增获得Aael-yellow-c...  相似文献   
3.
目的:两株登革2型病毒(Dengue Type 2 virus,DV2)初次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对其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探讨感染DV2NGG株和DV2临床分离株(B株)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两株Dv2毒株摸拟自然感染途径,经皮下多点注射建立BALB/C小鼠感染动物模型;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感染动物血浆中抗DV2特异性IgM类抗体、IgC类抗体,并同时分离病毒观察病毒血症期的变化。结果:不同DV2毒株初次、再次感染BALB/C小鼠后诱导特异性Ig产生的类别存在差异,且DV2B株再次感染动物后表现为病毒血症期相对延长。结论:两株DV2诱导性抗体产生的动态与病毒血症期不同。  相似文献   
4.
石娅莉  鲍朗  商正玲 《西部医学》2010,22(11):1988-1991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对动物体内的肺癌A-549细胞的成瘤性的影响,以及因此产生的对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构建BALB/C小鼠的免疫抑制模型,通过接种稳定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RelB抗毒素蛋白和RelBE毒素-抗毒素蛋白的肺癌A-549细胞株,含空质粒PcDNA3.1(+)的A-549细胞株,以及正常的肺癌A-549细胞,构建BALB/C小鼠荷瘤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并测定各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血清IFN-γ和IL-2的浓度。结果接种了表达RelE毒素蛋白的A-549细胞的小鼠组,肿瘤生长较其它实验组慢,肿瘤结节的瘤体体积和数量都较其它实验组有明显差异(P〈0.05)。对各组小鼠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发现,各实验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血清IFN-γ和IL-2的浓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对肺癌A-549细胞的成瘤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是否对肺癌A-549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结核分枝杆菌RelE、RelB、RelBE基因,分别构建真核质粒PcDNA3.1-RelE、PcDNA3.1-RelB和PcDNA3.1-RelBE。经酶切分析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转入肺癌A-549细胞,经RT-PCR鉴定后,建立稳定表达相关蛋白的细胞株。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活细胞蛋白含量测定、MTT细胞增殖实验、HE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瞬时转染细胞的凋亡率等,观察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是否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促凋亡的作用。结果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组的肺癌A-549细胞增殖速度低于其他各组,对营养缺乏更为敏感,相同范围视野下凋亡细胞多于其他各组,瞬时转染细胞的凋亡率也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elE毒素蛋白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 (denguevirus ,DEN)属于虫媒病毒 ,其致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更多的学者注意到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denguehemorrhagicfe ver dengueshocksyndrome ,DHF DSS)可能是由病毒毒力变异 ,不同毒株感染的流行所致〔1〕。目前 ,许多相关研究多通过体外试验完成 ,难以准确反映体内情况。本研究采用DEN2NGC株和从患DHF的病人血清中分离得到的一株DEN2 〔2〕,经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分别感染BALB c小鼠 ,观察登革 2型病毒不同毒株感染BALB c小鼠后的发病情况 ,为探索DEN感染的致病机制提供线索。材料和方法毒株与细胞 :…  相似文献   
7.
商正玲  左丽 《贵州医药》2004,28(11):1030-1033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个血清学亚群,包括四个不同血清型(DEN1~DEN4)。是能引起人类发生从自限性的类似流感样综合征的登革热(dengue fever,DF)到严重威胁生命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的病原体。近年来登革病毒感染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2型登革病毒NGC株感染BALB/C小鼠后其IL 4、IFN γ产生动态 ,研究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不同含量的DV2NGC株经皮下多点注射 ,间接ELISA法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各组小鼠血浆IL 4、IFN γ含量。结果 :DV2NGC株感染小鼠产生IL 4和IFN γ动态不同。初次感染早期 ,IL 4水平明显升高 ,而IFN γ处于较低水平 ;再次感染后第 1天 ,IL 4水平达最高峰 (4 2 94 6 6 8± 349 0 38) pg/ml,IFN γ则于第 4天和第 1 1天达较高水平 ,两者的产生彼消此长 ,且产生动态与感染病毒量有关。结论 :DV2NGC株感染早期 ,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2—6月,选取该校2017级临床专业学生227名,分别为1班115名,2班112名开展该次创新教学模式研究。1班学生进行创新教学模式上课,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PBL)翻转教学模式、渗透愉悦教学模式以及科研促进教学模式等,2班学生进行以授课为导向(LBL)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不同教学模式后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对课程的满意度、学习动力评分、记忆学习态度评分。结果1班学生期末成绩(83.78±5.36)分,2班学生期末成绩(78.69±5.23)分,1班学生期末成绩得分显著高于2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班学生课程满意度、学习动力评分显著高于2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态度评分中,1班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课外自学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2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学教学中,使用创新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态度评分,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及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结核杆菌Rv090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为研究Rv0901基因的功能提供材料。方法以结核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v0901基因序列,将Rv0901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获得重组表达质粒,体外转染Cos7细胞,RT-PCR检测转染的情况,并提取转染细胞总蛋白和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检测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扩增出Rv0901基因序列,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v0901,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的RT-PCR能扩增出Rv0901基因序列,转染细胞总蛋白和细胞培养液上清均能特异表达Rv0901基因蛋白。结论成功构建Rv090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内进行了良好表达,为研究该基因功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