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原发卵巢上皮性癌是卵巢原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发病率、病死率均最高,其5年生存率不到30%,很难早期发现[1]。如何在术后恰当应用化疗方案,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植入性胎盘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植入性胎盘是指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根据植入面积的大小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1]。是产科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常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甚至子宫破裂。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现对我院近10年来的13例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  相似文献   
3.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与感染、头盆不称、机械因素和其他因素均有关。本文研究363例头位胎膜早破的初产妇,探讨头位胎膜破裂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腹膜后肿物的临床特点,评估腹腔镜在该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0例腹膜后肿物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情况,以及手术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腹膜后肿物。术后病理多样。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膜后肿物发病比较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样性,临床诊治存在困难。应在有经验的医学中心进行诊治。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特点,是值得被推荐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阴道微生态异常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PV感染提供思路,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要求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患者共2400例,对其同时进行阴道微生态和HPV检查,按照阴道微生态结果分为微生态正常组864例、乳酸杆菌减少组824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392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组217例、滴虫性阴道炎(TV)组17例、混合性阴道炎组86例,分别计算每组HPV感染率,并将乳酸杆菌减少组(12.01%)、BV组(24.74%)、VVC组(13.36%)、TV组(11.76%)、混合型阴道炎组(20.93%)的HPV感染率分别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计算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判断上述各种类型阴道微生态异常是否影响HPV感染率。结果 BV组患者HPV感染率24.74%、混合型阴道炎组患者HPV感染率20.93%,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杆菌减少组、VVC组、TV组HPV感染率与微生态正常组HPV...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明胶酶(MMP-2、MMP-9)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明胶酶谱方法对2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1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MMP-2、MMP-9蛋白分析。结果MMP-2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14 322±1 324.8、11 657.9±759.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28 822.1±2 739.9、22 081.9±1 924.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和MMP-9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血清中的在表达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提示活性形式在癌组织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并与同期70例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 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子宫复旧不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胎盘、胎膜残留;产前有宫腔操作史、经产妇、巨大儿、三产程延长都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晚期产后出血;自然分娩的晚期产后出血治疗以清宫术为主,剖宫产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治疗以子宫次全切除术为主。结论 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关键在于重视孕妇的产前教育,提高产科的医疗质量;治疗应视具体病因及症状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JCI国际医院认证与中国医院评审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我国自1989年11月卫生部发布《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和《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至1998年8月发布《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10年间,对医院评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表明,第一周期评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疗质量的改进与提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2]。1 JC 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的特点JCI编纂的《医院评审标准》是集中了75年来,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和其前身机构一直致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