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 脑出血为首发共5例,脑室出血2例,皮质出血2例,基底节区出血1例,1例曾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入院后保守治疗3例,急诊行钻孔外引流术2例。7d复查及15d后复查头颅CT,血肿大部分吸收,再行脑血管照影,得到证实为此病。5例均成功恢复出院,其中1例有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DM)防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含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DM住院患者18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患者DM、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34.6%,63.7%,46.7%,48.4%和17.6%;2182例患者中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4.6%(63/182)、27.5%(50/182)和19.2%(35/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是否医疗保险等因素对DM进行治疗和干预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患者接受降糖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DM患者对DM治疗认识不够,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证据等级(evidence level,EL)和含义见表1,推荐强度分级见表2。本文中将临床问题标记为"Q",推荐标记为"R",并根据重要性和证据等级(A、B和C级),当缺乏结论性临床证据(D级)时根据专家意见,对推荐进行分级。在执行纲要中,推荐级别后面还附有最佳证据等级(best evidence level,BEL),后者对应的是全文指南中遵循的最佳结论性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教学法在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变性疾病科轮转学员随机分成传统教学组和PBL组。所有学员教学前先接受对帕金森病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熟悉度调查。传统教学组采用授课教学;PBL组以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客观及主观教学指标成绩。结果教学前两组学员对帕金森病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熟悉度无差异。教学后PBL组教学主观和客观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对教学过程的体验也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均P0.05)。结论引入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员在学习帕金森病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中的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亚低温对不同时间窗缺血再灌注大鼠出血转化的影响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元和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闭塞时间分别为3 h、6 h和9 h,再分别随机分为常温组、3 h和5 h亚低温组,并设立假手术组。其中亚低温组再灌注后,用10%水合氯醛再次麻醉大鼠,将大鼠置于冰毯上降温,在15分钟内将大鼠肛温降至亚低温状态(32℃~35℃),保持大鼠亚低温状态3 h或5 h。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并取脑。每组取6只大鼠测量各组脑出血量;每组取2只大鼠,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视交叉后皮层缺血边缘带神经元和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各MCAOR组大鼠随缺血时间延长出血转化量增加,应用亚低温干预后,各组出血转化量均减少。各MCAOR组大鼠视交叉后皮层缺血边缘带超微结构显示不同程度受损,随着缺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亚低温可减轻其损伤程度,以缺血3 h亚低温3 h组效果最好。结论 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改善脑组织超微结构,为脑功能重建提供超微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桥工程”(golden bridge,GB)这一临床试验项目得以顺利运行的关键元素之一就是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目前存在纸质版、手机版、网络版、电子病历版4种模式,该工程实行的是以电子版为主的多种CRF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这4种模式在数据报告、后期处理环节及质量监控3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电子病例报告表(electronic clinical report form,E-CRF)在数据产出各个环节较纸质版更有优势,确保了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具备开放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性及易用性等特点,其中又以E-CRF最具发展潜力模式。总之,从不同模式的CRF特点比较来看,E-CRF是实现数据质量提升和保证的一个重要进步,而且E-CRF是提高数据管理质量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个目标和方向,对确保临床试验研究的质量与科学性,提高整个医疗系统管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尚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及相关课题设计完成对各种数据采集方式价值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1前言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高胆固醇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这份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 ines,CPG)的主题是血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这份指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支持应用载脂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药物的使用并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和老龄组(60~74岁);记录入院期间及卒中后(90±7)d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他汀药物使用与短期预后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入院期间两组他汀药物使用无明显差异;卒中后(90±7)d,高龄组他汀药物使用率较老龄组低(85.0% vs 91.6%,P=0.039),高龄组3个月预后不良率(mRS 3~5分)较老龄组比例高(57.6% vs 30.7%,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无论高龄组还是老龄组,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卒中后3个月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0.619,P<0.05;OR=0.498,P<0.05];高龄组规律他汀药物与住院期间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OR=1.789,P<0.05)。 结论  高龄卒中患者出院后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及3个月功能预后较老龄患者差;高龄和老龄卒中患者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短期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高龄患者规律使用他汀药物与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共识旨在为老年高血压治疗提供一个截至出版时最新的全面参考。主要包括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终末器官效应,衰老与其他的高血压相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高血压的临床评估与诊断,治疗建议等内容。并在血压的测量和目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相关危险因素管理与小组管理方法,药物治疗的考虑因素,药物治疗的启用,具体药物种类(非噻嗪类利尿剂,直接肾素抑制剂,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剂等),有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特殊人群(对于存在骨质疏松和钙调节异常的老年人,老年黑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等),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治疗启动和目标等诸多方面给予相关的介绍与指导,提供给同行医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一级预防中高血压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一级预防中高血压的防治状况.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1年中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伴有高血压的住院患者入院前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按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4组,分别比较各组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针对各组中高血压病进行分级统计,比较相同级别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人群之间的控制率是否有不同.结果 以急性脑梗死或TIA入院的高血压患者518例中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9%、47.5%和25.2%.269例高血压知晓者中,按受教育层次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及以上4组,各组总体治疗率和控制率比较均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控制率比较,小学和初中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初中和高中及高中与大学及以上组比较,均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受教育组中,分别按高血压病分级法将患者分级,相同高血压分级患者,各组间总体的控制率有差异;在高血压病1级组中,各文化层次不同组产生的不同控制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仍旧十分滞后.需要提高针对低文化层次的患者宣教监督管理,来提高血压病的治疗率与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