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首先行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定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而有一部分病人急诊来院时已经出现脑疝或者人院后还没来得及DSA或CTA检查就二次出血脑疝,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很高。笔者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共做该类手术1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院从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1例脑动静脉畸形引发脑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进行了急诊手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10~65岁,平均38岁,其中20~40岁21例。在活动,情绪激动诱因下发病20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19例,出血2次以上11例。本组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取8个新鲜腰骶椎标本,根据处理方法,分为3组。A组:8个完整腰骶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B组:A组测试后,切除L3-5 3个全椎板,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即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改良术式);C组:B组测试后,将保留的韧带复合体切除,即为传统术式。3组均行轴向压缩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及扭转实验。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30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其中男152例,女157例;年龄20~80岁,平均57.2岁。病程3个月~41年。单纯腰椎管狭窄症5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54例,其中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05例,L4~S1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86例,L2、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7例。术后采用JOA下腰痛手术疗效评分标准、患者手术满意度及影像学观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轴向压缩实验:前屈时,A、B组应变、应力、轴向位移均小于C组(P〈0.01);轴向刚度大于C组(P〈0.01)。后伸时,A、B、C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实验:在相同弯矩下,挠度、倾角、弯曲刚度A、C组及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实验:相同扭角条件,B组承载的扭矩大于C组(P〈0.01);相同扭矩条件,B组扭角小于c组(P〈0.01),B组扭转刚度大于C组(P〈0.01)。临床应用结果:术中神经根牵拉伤7例;术后脑脊液漏5例,伤口感染4例,经处理后痊愈。30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根据JOA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6.0%;其中优163例,良112例,可34例,优良率89%。X线片未见椎体不稳。患者手术满意度为87%。结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有利于保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性,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精神疗法可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患者的心理负担很重,约25%的住院癌症患者处于应给予治疗的抑郁状态中。对此,应进行精神心理疗法及精神类药物治疗。为使癌症患者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解除心理负担,促进同亲人的交流,进而提高生活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6-羟基多巴胺损毁单侧内侧前脑束(MFB)和单侧纹状体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行为学的差异。方法将6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MFB损毁模型组(n=18)和假手术组(n=8)。通过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旋转实验、溴隐亭诱导的旋转实验和步行实验比较损伤后早期(4周后)和晚期(6个月后)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结合分析实验计算病灶侧阳性多巴胺神经元脱失率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2受体结合率。结果 甲基苯丙胺诱发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和MFB损毁模型组大鼠均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溴隐亭诱发纹状体损毁模型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而MFB损毁模型组则产生朝向病灶对侧的旋转。成模早期和晚期不同模型组组间比较以及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比较,旋转圈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步行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病侧肢体运动启动时间明显长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步长长度明显短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前后步伐调整数明显少于健侧肢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2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22例术前行腰大池引流,术后无马尾神经损伤,椎管内无血肿形成,无脑脊液漏,无感染,无脑疝。根据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13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3例。术后随访5~68个月,平均28.3个月;无复发。结论 MRI、MRV可明确静脉窦、桥静脉、动脉与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关系;术前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可减少牵拉脑组织而很好暴露肿瘤;在保护脑组织、桥静脉和胼周动脉、胼缘动脉的同时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制成膏方后对肝癌恶病质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肝癌恶病质患者,在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思美泰等护肝降酶退黄及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不与中药治疗;治疗组40例肝癌恶病质患者,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与中药薯蓣丸膏方口服,每次25g,每日2次,1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症状体征改善以及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症状体征改善以及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薯蓣丸膏方能有效改善肝癌恶病质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0岁,以“突发头痛4h”为主诉于2011年3月2日入院,查体:神清语明,双瞳孔等大正圆,光敏,颈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致呼吸骤停患者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高血压小脑出血致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均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脱水降颅内压等急诊干预后,立即行开颅血肿清除,后颅窝减压,枕骨大孔开放术,必要时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用GO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将所有患者按年龄、血肿量、是否梗阻性脑积水、发病至呼吸骤停时间、呼吸骤停至手术时间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年龄在60岁以下,血肿量在30ml以下,发病至呼吸骤停时间不小于3.5h,呼吸骤停至手术小于1h,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反之,手术效果差;是否有梗阻性脑积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小脑出血致呼吸骤停患者,只要在血压、心率平稳前提下,部分病人仍应尽快积极手术治疗,仍可获得较满意效果,保守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大型小脑幕脑膜瘤是指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或小脑幕切迹处,瘤径大于3cm的脑膜瘤,由于该位置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全切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手术难点。近年来我科采用显微手术切除12例该部位脑膜瘤,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