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66篇
  3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对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诊治的AP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双模拟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记录外周血NK细胞和TNF、内源性SS的变化,分析近期疗效与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明显增加,TNF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NK细胞比例(49.85%±4.26%)高于对照组(36.89%±4.12%),TNF水平[(8.36±4.25)ng·mL~(-1)]低于对照组[(18.63±4.59)n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SS水平为(16.44±4.33)pg·mL~(-1)和(34 25±3.78)pg·mL~(-1),分别低于治疗前的(68.22±3.13)pg·mL~(-1)和(68.14±4.09)p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与28 d病死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辅助治疗AP患者能有效抑制外周血TNF与内源性SS的表达,增加NK细胞比例,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提示为高级别胶质瘤的患者63例(WHO Ⅲ级27例,Ⅳ级36例),完善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分子检测结果。应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样本中IDH1和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组,通过比较其生存期的差异,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3例高级别胶质瘤中,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RT突变型和野生型的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IDH1突变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良好的因素,TERT突变不能单独提示预后,二者联合分析提示:IDH1突变/TERT突变组预后最好,IDH1野生/TERT突变组预后最差,IDH1突变/TERT野生组预后稍好于IDH1野生/TERT野生组,四组间预后有明显差异。结论:IDH1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有较好的临床预后,在此基础上,TERT启动子突变检测有助于进一步划分其预后分层。  相似文献   
4.
用小鼠败血症系统感染模型,以感染小鼠肾匀浆活菌计数为标准,以庆大霉素为对照药,探讨日剂量单次与分两次给药两种方案对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89—07体内抗留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90-020、绿脓假单胞菌3—374、金葡球菌90—506对抗生素89—07和庆大霉素均敏感(MIC范围0.0625~2mg/L);抗生素89—07和庆大霉素日剂量单次给药组(OD)3株实验菌的肾匀浆活菌计数值由给药前的4.94±0.09、4.60±0.27、4.86±0.101gcfu/ml分别降至1.94±0.19、1.84±0.25、1.88±0.251gcfu/ml(给药后7~8h).日剂量分两次给药组(BID)则分别降至2.95±0.48、2.87±0.37、3.44±0.271gcfu/ml。OD组对3株实验菌的最大杀菌作用Emax分别为3.02、2.97和2.851gcfu/ml,OD给药方案的体内杀菌作用明显优于BID方案。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obtain the dendritic cells ( DC)-based vaccine modified by adenovirus containing MUC4 gene , and evaluat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DC vaccine to pancreatic tumor cells. Meth-ods The mRNA sequence of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 MUC4, was obtained from NCBI, and MUC4 se-quence was acquired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enzyme sites and over lap PCR, then subcloned into adenovirus plasmid to creat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 rAd-MUC4) . The DCs were infected by rAd-MUC4 virus and then stimulated the lymph cells from the same donor to induce MUC4 specific cytotoxicity T lympbocytes ( CTL) . The efficacy of CTL was analyzed by LDH releasing assay. Elisp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IFN-γ release.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containing MUC4 ( sv12) gene was obtained. The MUC4-induced CTL could specifically kill the Capan-1 pancreatic tumor cells [ ( 13. 7±6.0)% , ( 21.4± 4. 7)% , (36.1±9. 5)% at ratios of 10: ,20: ,40: ] , higher than MCF-7 and Bxpc-3 cells respectively, P < 0. 05. The spots number of CTL induced by rAd-MUC4 was ( 139.1±23.3) , more than GFP and PBS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Muc4 gene modified DC vaccine could induce the proliferation of CTL, which provided a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to HLA-matched MUC4 positive tumor cell lines in vitro.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3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3例,程度重,有3例诉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相似文献   
7.
中国2000~2001年流行性感冒流行概况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了解中国2000-2001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鸡胚传代病毒用于抗原分析;病毒液提取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然后用MegAlign(Version1.03)和Editseq(Version3.69)软件进行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结果:2001年流行的H1N1亚型病毒血凝素蛋白重链(H1N1)相比,在抗原决定簇D区的190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基因种系发生树表明2001年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存在基因特性不同的两系病病毒株,国内人群中仍然同时流行着两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B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Yamagata系病毒占大多数,Version系的HA1区基因与B/山东/7/97毒株相比,其197和199位氨基酸发生了替换。B型的基因种系发生树也证实Version系病毒株的抗原性改变。2000年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区氨基酸序列与A/悉尼/5/97(H3N2)间有7-8个氨基酸的差异;2001年分离的H3N2病毒株与2000年的病毒株相比,又有83、186、202、222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表明H3N2亚型病毒株间的抗原性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异。结论:2000-2001年中国流感的流行情况较为平静;H3N2亚型的抗原性发生了变异,H1N1亚型和B型病毒的抗原性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但它们均同时流行着两系抗原性不同的毒株。  相似文献   
8.
人参银杏合剂对模拟海拔8000米低氧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参银杏合剂对模拟海拔 80 0 0米低氧大鼠脑组织及血液内丙二酰二甲醛 (MDA)、乳酸含量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用成年 SD大白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 (NC组 ) ,急性低氧组 (AH组 ) ,人参银杏合剂加低氧组 (GH组 ) ;分别测定各组的脑含水量、脑组织和血液 MDA和乳酸的含量。结果 :(1)与 NC组相比 ,AH组的脑含水量明显增高 (P<0 .0 1) ,GH组脑含水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5 )。(2 ) AH组脑组织匀浆和血液 MDA含量明显高于 NC组 (P<0 .0 1) ,GH组的 MDA含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1)。 (3) AH组脑组织匀浆和血液乳酸含量明显高于 NC组 (P<0 .0 1) ,GH组的乳酸含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人参银杏合剂对高原缺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理与其抗氧自由基、与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H3N2亚型流感病毒烷胺类药物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监测我国自1989年以来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从我国流感监测网络中所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中随机选择了584株病毒,通过对病毒与烷胺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M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在细胞水平上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分析病毒产生耐药的情况.结果 1989-1999年没有发现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病毒株,但2003年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病毒株的比例从2002年的3.4%升到了56.0%,2005年达到77.6%.结论 自2003年以后,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超过50%的病毒产生了对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并且耐药病毒株的比例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株从人分离出的H9N2亚型毒株内部基因特性,并弄清其来源。方法 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CEM-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a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2株测定毒株内部基因均为G9基因系,它们相互间除PA基因有差异外,其余5个基因均相同。结论 2株测定毒株的基因组均为G9基因系,它们是由携带不同基因特性H9N2毒株的禽群分别直接感染人,而不是来自同一禽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