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将自行合成的磷酸钙骨水泥(CPC)作为载与BMP复合成人工骨,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CPC/BMP及CPC骨块,免疫原性,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街道一物相容性指标,结果:动物实验表明材料属无毒级,不含致热原,体外试验不引起溶血反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植入兔或小鼠肌内未检测出特异性抗体,组织学检查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对肌肉无刺激作用,对体外培养的细胞增殖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QIAGEN Plasmid Maxi kit (QIAGEN- tip 5 0 0 ) ,纯化专用试剂 (P1,P2 ,P3,QBT,QC,QF,具体配方见 QI-AGEN质粒纯化手册 ) . pc DNA3.1(- ) /MSP1 - 1 9为将 PCR扩增的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MSP1)的 17区基因片段(30 0 bp)以 Eco RI和 Bam HI酶切位点克隆入 pc DNA3.1(- )中 [2 ] ,pc DNA3.1(- )为 Introgen公司的真核表达质粒 .在研究 pc DNA3.1(- ) /MSP1 - 1 9作为 DNA疫苗效果时 ,需大量纯化该质粒 ,故本研究在纯化该质粒的同时 ,同样用该质粒进行纯化柱再生研究 .菌株为大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表达质粒对小鼠DNA免疫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方法 构建编码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完整胞外域的DNA免疫质粒VR1020/E,构建编码小鼠细胞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IL)如IL4和IL1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MCSF、pcDNA3.1( ) /IL4和pIL12以及双顺反子质粒pGM CSF/pTPA E,分组免疫小鼠,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及其亚类的水平,取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增殖。 结果  3种细胞因子质粒均有效增强了小鼠针对VR10 20/E的免疫应答,抗体水平增加7至10倍,其中pcDNA3/GMCSF质粒和pIL12质粒分别显著促进了小鼠的IgG1和IgG2a应答,小鼠脾细胞的体外增殖水平亦有明显提高。 结论 利用编码GM CSF、IL4和IL12的表达质粒作为佐剂可有效增强小鼠针对AMA1DNA的免疫应答,并对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鉴定疟原虫虫株,在种下分类理论研究及疟疾防治应用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分析技术精确、可靠,能揭示虫体内在的本质差别。本实验试用重复DNA序列PFrep20作探针,以分子杂交方法分析我国恶性疟原虫(P.f)、安徽Fcc/AH株、云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例1:男,13岁。因发热、咳嗽、乏力10d余,在村卫生所按感冒给予治疗,未有明显效果。体温反复在37.3~38.5℃之间。于1999—10—03收住某结核病防治院。查体:T37.2℃,P100次/min,R25次/min.BP90/60mmHg,体重34kg,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片显示:右肺中叶外侧段,从下叶背段斑点状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右侧胸腔内靠背侧,似弧形线样密度影,肝功(-),ESR75mm/h,  相似文献   
6.
耻阴虱主要寄生在阴毛及肛毛上,但近年来寄生于眼睫毛病例国内有陆续报道,随着各种性病逐渐增多,耻阴虱病也越来越常见,发生于眼部的阴虱病也屡有发现。2008年9月从一患者眼部检出阴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克隆伯氏疟原虫T细胞免疫调节蛋白(PbTIP)类似基因,原核表达PbTIP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 方法 在GenBank中检索PbTIP类似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伯氏疟原虫ANKA株扩增获得该基因cDNA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GST-PbTIP包涵体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产生的抗体。 结果 获得了纯化的重组蛋白GST-PbTIP及其相应抗体,该抗体可以识别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0 000的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内的PbTIP蛋白。 结论 获得PbTIP重组蛋白及其相应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四环素操纵子 (TetO)修饰的恶性疟原虫血型糖蛋白结合蛋白 13 0基因 (GBP13 0 )启动子 ,并探讨TetO插入后对启动子活性影响的位置效应。 方法 将 7个拷贝的TetO ( 7cot)序列分别克隆入GBP13 0启动子转录起始点附近的 4个位点 ,上、下游各两个 ,产生 4个衍生质粒pG/ 7T( -5 ) ,pG/ 7T( -2 ) ,pG/ 7T( +2 )和pG/ 7T( +5 )。瞬时转染后通过CATELISA检测和分析pGBPCATΔ2和 4个衍生质粒中CAT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 限制性酶切、PCR扩增和DNA测序证明质粒构建成功。转染和CAT检测表明 ,7cot插入到GBP13 0启动子的 4个位点中均可提高启动子的活性 ,并且定位于启动子下游比定位于上游具有更高的活性 ,其中于 +5位点启动子活性最高。 结论 在疟原虫四环素诱导性转基因表达系统中质粒pG/ 7T( +5 )可作为反应质粒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构建方法 并优化其实验参数.方法 体外合成可编码随机12肽的DNA片段.将该DNA片段克隆入带有EGFP标记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QCX-IX-EGFP,连接产物电击转化大肠杆菌,转化所得菌液即为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优化: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摩尔比、连接反应的条件、连接产物的DNA浓度以及电击转化参数等关键的实验参数.结果 按照本研究所确立的方法 和最佳实验参数构建的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滴度为2.85×105cfu/mL,成功转化子的比例接近100%,编码随机12肽的DNA序列正确率为83%.结论 成功建立了可表达随机12肤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构建方法 ,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参数,为后续的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俊  缪军  刘忠湘  李淑梅  薛采芳 《医学争鸣》2006,27(19):1745-1747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转染伯氏疟原虫的模型.方法:将含有恶性疟原虫AMA-1基因的重组转染质粒pDB.DTm. DB./AB. AF. DB.用Bgl Ⅰ酶切线性化.伯氏疟原虫经体外培养和分离后进行电转化,转化的原虫经药物筛选后进行PCR检测.结果:PCR检测显示转染伯氏疟原虫存在恶性疟原虫AMA-1基因.结论:成功建立了恶性疟原虫AMA-1基因转染伯氏疟原虫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