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房室结内形成的折返在下部共同径路存在传导障碍,而出现2∶1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我们在行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遇见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5年5月至2002年2月来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4~65岁。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3~10年,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已确诊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准备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术前和/或术中的检查中发现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呈2∶1房室传导阻滞。2.方法。以习用的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83年4月13日起临床应用上海医电厂研制的 AMQ-5型多功能程序控制起搏器已有14个月,共治疗了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75年6月至1983年5月应用永久心脏起搏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患者20例,随访观察时间为1~8年(平均5年),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房室束支传导阻滞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例。全组既往均有反复晕厥或典型阿—斯征史;其中以阿—斯征发作入院者12例,合并心衰者2例,伴有肝硬变者1例。本组除2例为冠心病,2例为充血型心肌病外,其余病例病因未明确。  相似文献   
4.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众所公认的有效方法.其最常用的是消融慢径路(SP),保留快径路(FP).为了解射频消融改良术后对房室结功能的疗效观察,我们对行射频消融SP的患者进行改良术后食管电生理随访检查,以评价房室结功能.  相似文献   
5.
窦房结电图是了解窦房结功能和窦性心律失常最直接的方法,以往采用开胸(心表法)或心导管(心内法)等创伤性窦房结电图检查方法均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危险,使临床广泛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在原有创伤性窦房结电图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经食道非创伤性测定窦房结电图(食道法)的研究并获得成功.根据记录点上的电位(EP)是组织电  相似文献   
6.
阿托品静脉注射对食管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再评价迷走高敏症对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食管电生理检测阿托品用药前后各电生理参数 ,对比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 ,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48例迷走高敏症阻断迷走神经前后电生理各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迷走阻断后 48例房室结不应期 (AVN ERP)平均缩短率 48 0 1± 10 2 1,大于窦房结恢复时间 (SNRT)平均缩短率 41 5 3± 9 9(P <0 0 5 )。结论 提示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功能影响大于对窦房结功能影响。部分迷走高敏症在动态心电图上可貌似各种心律失常 ,阿托品食管电生理检查可有助于对其鉴别 ,这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5岁。反复心悸20年,近1W加剧。有心动过速发作史,发作时心室率可达210次/min,入院后,血压130/8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食管电生理测得:SNRT 1800ms;AVNERP 460ms;AERP 380ms;因患者有心动过速发作史,我们予以在心电图血压同时监测下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诱发“心速”,以明确诊疗目的。 患者平卧位,用10%GS 500ml 1mg异丙肾以2~5ug/min。快速滴注。使受检者心率较基础状态增快30%,再重复电刺激,以诱发PSVT。静滴过程中需心电血压同时持续监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36岁。因发作性心动过速10余年,加剧1月入院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图略)。术前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图1A)示S1S1分级递增100次/min刺激,除第12次S波外均稳定起搏心房。第1-4个QRS波群正常,S—R间期180ms。第5-7个QRS波群逐渐形成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起始可见δ波。第8个QRS波群起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6波明显,自第5个S波起S—δ间期保持200ms不变。第11个QRS波群后可见一P^-波,并引起一次逆向性房室折返,使第12个S波未能起搏心房。因第12个QRS波群提前发生,其后2个QRS波群恢复正常。S1S1分级递增刺激从110—190次/min时,QRS波群均呈上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图略)。分级递增刺激210次/min(图1B)时,从第2个S波起其后QRS波群突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S—δ间期从220ms逐渐延长至300ms,第10个S波未下传,表现出文氏型传导。220次/min刺激(图1C)时出现2:1房室传导,QRS波群仍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S—δ间期长达260ms。在S1S2程控期前刺激时,旁道还表现递减性传导特征(图2)。S1S1分级递增160次/min时,诱发出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动过速(图3)。  相似文献   
9.
VVI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炎  俞林玲 《浙江医学》1999,21(5):276-278
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历史,起搏器植入技术近年来日趋普及和提高,起搏工程学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些因素使心脏起搏术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使这项临床诊疗技术更加可靠安全。然而我们应当看到,与其他任何一项治疗技术一样,心脏起搏术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特别是VVI起搏器临床应用广泛,并发症相对亦较多,为此我们对20年来心脏起搏术中使用VVI起搏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病人作一分析,以期使该项工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心电生理学的日趋深入 ,与迷走神经有关的窦房结、房室结功能障碍已逐渐被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认识。本文对 48例迷走高敏症所致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影响的敏感性进行比较 ,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的特征 ,并进行了长期随访。1 资料与方法1 1 选择对象 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窦性心动过缓 (SB)的患者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 :SNRT≥ 1 50 0ms者 ;动态心电图有SB和 或间歇性 (夜间 )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及短串性、阵发室上性异位心律的改变者 ;阿托品激发试验阴性者共 48例。其中男 31例 (65 % ) ;女 1 7例 (35 % ) ,年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