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ZF-Ib型腹诊仪的设计原理.该仪器能对腹壁的张力或软硬度(即腹力),做准确的量化测定,并根据腹力的五个等级标准(分别为:软、偏软、中等、偏实、实)作出客观判断,为中医临床虚实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鸭跖草中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4种成分含量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共62批鸭跖草进行含量差异分析及质量评价。采用Dikma Plati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34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应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62批鸭跖草药材产地差异及其药材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种成分的测定在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7%~103.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0%。整体上4种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异荭草苷>异牡荆苷>荭草苷>牡荆苷,取产地明确的47批鸭跖草样品进行分析,化学计量学将其分为6类,不同产地鸭跖草质量差异大,综合而言西部、中部、南部产地的鸭跖草质量较优。该研究所建立的HPLC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高效,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的鸭跖草药材质量提供参考;经化学计量学分析发现不同产地鸭跖草质量差异大,认为可将异荭草苷...  相似文献   
3.
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介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促进计算机整理中医古藉工作,研制了古今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该系统在对医案中的词语进行词素解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查询专用主题词表;采用主题词与逻辑运算符组合的查询方式,并在正式查询前对查询表达式进行合法性检查;按症状、病机、治法、药物四个方面进行相关频次统计,并以超级链接的方式供查询者获得具体原始信息。该系统不仅适用于查询,还便于多角度统计分析医案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为活动主题,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热量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热量达成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ICU医务人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更加重视,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平均达成率由19.71%提高到76.44%,并发症由83.33%降至50%,ICU的住院日缩短了0.73d。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h肠内营养理想热量达成率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监护室(ICU)导管血行相关性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ICU导管血行相关性感染率为活动主题,对ICU导管血行相关性感染率现况进行调查,分析感染率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ICU医护人员对集束化干预策略执行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导管血行相关性感染率由0.741%下降到0.099%,缩短了危重病人的住院日数,进而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导管血行相关性感染率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71例老年与30例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糖尿病在临床上除有相似之处外,亦有所差别,老年组病情轻,较老年前期发病更加隐袭,且多以开发症与并存症就诊。老年组发病不明确者16例,老年前期组仅1例(P<0.05),提示年龄越大,越容易漏诊或误诊,临床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两组心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光甘草定醇质体与立方液晶纳米粒,通过测定2种纳米制剂在离体豚鼠皮肤中的滞留量优选出适合光老化经皮给药的制剂。建立光老化模型,通过观察优选制剂对豚鼠光老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来评价药物的疗效。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光甘草定醇质体,高压均质法制备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利用Franz扩散装置考察光甘草定醇质体、立方液晶纳米粒凝胶离体鼠皮中的滞留量,优选出光甘草定经皮给药治疗光老化的纳米制剂。紫外线照射背部剃毛豚鼠建立皮肤光老化模型。雌性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质(给予空白凝胶0.5 g/只)组、维甲酸(阳性对照,0.5 g/只)组和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凝胶高、低剂量(0.50、0.25 g/只)组,治疗2周后,通过肉眼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等评价其治疗效果,用水份测定仪观察其对豚鼠皮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 2种纳米制剂凝胶的鼠皮滞留量最高者为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凝胶。豚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建立成功,HE染色、Masson染色等结果表明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对光老化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使光老化皮肤的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光甘草定立方液晶纳米粒在离体鼠皮中的滞留较高,对豚鼠皮肤光老化模型治疗效果显著,为光甘草定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6,7-二乙酰黄芩素对硫代乙酰胺致大鼠急性肝性脑病模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乳果糖(阳性药,6 g/kg)组和6,7-二乙酰黄芩素低、中、高剂量(6.25、12.50、25.00 m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第5天给药结束后,除对照组外,采用硫代乙酰胺(300 mg/kg)连续ip 2 d建立大鼠肝性脑病模型。观察大鼠状态,考察大鼠肝性脑病评分与死亡率;测定各组大鼠血氨、结肠pH值、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血浆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试验测定脑组织中GABA-α1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48 h后,与模型组比较,6,7-二乙酰黄芩素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肝性脑病评分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死亡率均降低;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ST、ALP和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氨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结肠pH显著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各剂量组脑组织中GAB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血浆中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血浆中NE水平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脑组织中Glu含量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脑组织中GABA-α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6,7-二乙酰黄芩素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对急性肝性脑病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氨、降低结肠pH、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相关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高频脉动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同频率和单脉冲能量下前牙单根管模型Er∶YAG激光辅助化学预备产生的根尖压力值。方法    前牙单根直根管模型内注满去离子水,根尖孔外接50 000 Hz高频大量程传感器。Er∶YAG激光工作尖置于根管口上3 mm处,激光激励频率设置为20 ~ 50 Hz(以10 Hz为间隔),单脉冲能量设置为5 ~ 50 mJ(以5 mJ为间隔);采用超短脉宽模式,记录不同频率和单脉冲能量下Er∶YAG激光辅助荡洗时的根尖瞬时压力。结果    单根管模型根尖压力值随单脉冲能量升高而线性增加。当单脉冲能量≥ 35 mJ时,根尖压力在荡洗过程中出现累积,压力值显著增加。功率设置越高,压力值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根尖压力值随单脉冲能量升高而线性增加,高功率下根尖区会出现高压累积,增加根尖损伤风险。临床合理设置参数,对Er∶YAG激光辅助化学预备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