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下肢远端没有良好的流出道,故无法接受手术搭桥.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缺血下肢可形成新生血管,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肢体血供,以达到细胞性血管搭桥目的.选择2006-06/2007-02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5例,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趾端坏疽,踝臂指数0~0.5,CTA及彩超证明为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病变远端流出道差,患者对本实验知情同意且自愿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排除并发严重的心、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于双髂后上棘穿刺采集自体骨髓血,每例采集骨髓血100~300 mL,羟乙基淀粉及Ficoll液分离,配置成干细胞混悬液50 mL,单个核细胞计数为(2.05~9.36)×108.椎管内麻醉,沿下肢动脉走行给予缺血下肢肌肉及足部局部注射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移植后12周患者肢体疼痛、患肢冷感明显减轻,皮肤温度升高,间歇跛行距离延长(t=-5.328~6.373,P < 0.01);踝臂指数略微升高(P > 0.05);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略微降低(P > 0.05).9例缺血性足溃疡患者的足部创面于术后3~12周基本愈合;2例趾端坏疽患者在干细胞移植术中进行坏疽部位截趾,术后4周完全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随访6个月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能够增加严重慢性缺血患肢的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肢体疼痛、冷感、间歇跛行等指标,且不会加重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控释片口服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随机分2组,实验组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BDP)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控释片(优喘平片剂)口服,对照组用安慰剂,连续观察12~18个月。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改善,夜闻哮喘消失。其他支气管扩张药应用明显减少;PEFR、FEV1、FVC改善率明显提高,茶碱浓度相对稳定,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下降不明显。结论 长期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控释片口服可使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早期得到稳定的控制,疗效长久,降低副作用,有希望成为轻-中度哮喘的第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中药治疗组(B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C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治疗组(D组),每组各20例,各40条患肢。治疗3个月,观察各项指标,对疗效及其与血清VEGF水平关系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后1周,C、D两组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1周C、D两组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血清VEGF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3个月,C、D两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除踝臂指数外其他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的疗效,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与伍用中药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溃疡可以提高疗效,不会导致由于血清VEGF水平长期增高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与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40例,共80条患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B组)39例,共78条患肢。治疗6个月,观察各项指标,对疗效及其与血清bFGF水平关系进行评估。结果①B组治疗后1周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血清bF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FGF水平与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清bF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治疗后1周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血清bFGF水平与A组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与A组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溃疡可以提高疗效,不会导致由于血清bFGF水平长期增高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8岁,因咳嗽、咳痰、发热5d入院。患者于2009年10月27日无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黏痰且难以咳出,伴周身肌肉酸痛,发热(达39.5℃),无畏寒、寒战,有恶心、呕吐少许胃内容物,无腹痛、腹泻。10月28日于社区医院静脉滴注氨曲南3d,上述症状无好转,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体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康复指标的影响。 方法:2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组(运动康复训练组)和B组(生物反馈运动训练组),每组各10例。采用Carr-Shepherd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量表来评定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积分法评定;用ME6000型表面肌电仪来监测生物反馈运动训练。 结果:3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组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增强(P<0.01);与A组相比,B组在治疗1个月后,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增强(P<0.05);治疗3个月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增强(P<0.01)。 结论:3个月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身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结合运动康复更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通脉化瘀汤合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45例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15例,共30条患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B组)15例,共28条患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与通脉化瘀汤合用治疗组(C组)15例,共29条患肢.治疗12周,观察各项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A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肢体疼痛、冷感、间歇跛行、皮肤温度、踝臂指数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在缓解肢体疼痛、冷感、间歇跛行、皮肤温度方面与B组治疗后比较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因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糖尿病足是有效的方法,与中药通脉化瘀汤合用可以提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下肢远端没有良好的流出道,故无法接受手术搭桥。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缺血下肢可形成新生血管,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肢体血供,以达到细胞性血管搭桥目的。选择2006-06/2007-02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5例,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趾端坏疽,踝臂指数0~0.5,CTA及彩超证明为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病变远端流出道差,患者对本实验知情同意且自愿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排除并发严重的心、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于双髂后上棘穿刺采集自体骨髓血,每例采集骨髓血100~300 mL,羟乙基淀粉及Ficoll液分离,配置成干细胞混悬液50 mL,单个核细胞计数为(2.05~9.36)×108。椎管内麻醉,沿下肢动脉走行给予缺血下肢肌肉及足部局部注射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混悬液,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移植后12周患者肢体疼痛、患肢冷感明显减轻,皮肤温度升高,间歇跛行距离延长(t=-5.328~6.373,P < 0.01);踝臂指数略微升高(P > 0.05);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略微降低(P > 0.05)。9例缺血性足溃疡患者的足部创面于术后3~12周基本愈合;2例趾端坏疽患者在干细胞移植术中进行坏疽部位截趾,术后4周完全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随访6个月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能够增加严重慢性缺血患肢的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肢体疼痛、冷感、间歇跛行等指标,且不会加重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呈进行性受限的严重危害健康的老年常见病。自身防御和免疫力低下,反复急性发作;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呼吸肌萎缩及耗能增加使呼吸肌易疲劳,因而运动耐力极低,限制了患者活动,要提高其生活质量(QOL),应从营养支持和肺康复入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其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79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40例,80条患肢)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组(B组,39例,78条患肢),治疗6个月后对疗效及其与血清HGF关系进行评估。结果(1)B组治疗后1周肢体疼痛、患肢冷感、皮肤温度、血清HGF与B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血清HGF存在相关性(P0.05)。(2)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与B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提高疗效,不会导致由于血清HGF长期增高引起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