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PD-L1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库和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CENTRAL)中,关于PD-L1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总生存情况关系相关的实验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2085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汇总分析显示,PD-L1高表达者的死亡风险高(HR=1.61,95%CI=1.37~1.89,P<0.00001)。PD-L1表达水平与性别、糖尿病、肿瘤生长部位、远处转移(M)无明显关联,而与肿瘤侵润程度、组织分化程度、神经侵润、淋巴转移、吸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D-L1高表达是胰腺导管腺癌预后危险因素,在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差、T3和T4期、神经侵润阳性、淋巴转移阳性、吸烟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常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培养上清对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5、10、20和40μg/ml SEA分别诱导巨噬细胞株RAW264.7 12 h,或用20μg/ml SEA分别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4、8、12和24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水平,选择SEA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将巨噬细胞分成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SEA组、SEA+MSC上清组(MSC组)、SEA+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上清组(NRK-52E组)和SEA+DMEM细胞培养基组(DMEM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20μg/ml SEA诱导巨噬细胞活化12 h后,MSC组、NRK-52E组和DMEM组换液撤SEA,分别给予MSC培养上清、NRK-52E细胞培养上清和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上清培养12 h后各组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培养12 h和24 h后TNF-α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  相似文献   
3.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而且与常规PCR相比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及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而在干细胞研究和肿瘤诊断的研究中,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就其中方法原理、研究进展及其在干细胞和肿瘤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 HucMSC-ex)对肝星状细胞LX-2胶原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HucMSC-ex,采用透射电镜分析HucMSC-ex形态,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特异性标志蛋白CD9和CD63的表达;建立TGF-βR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LX-2细胞株活化模型,分别加入25,50和100 μg/mL HucMSC-ex共培养,另设对照组(常规培养),qRT-PCR检测4组Col1、Col3、TGF-βR1和Let-7b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对应的蛋白表达;Let-7b过表达转染LX 2细胞株,q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LX-2中TGF-βR1、α-SMA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HucMSC-ex是30~100 nm的膜性囊泡,表达外泌体的特异标志CD9和CD63。与对照组相比,HucMSC-ex处理组中Col1、Col3和TGF-βR1表达明显下调(P均<0.001),而Let-7b表达明显上调(P均<0.001);Let-7b过表达显著抑制LX-2细胞中TGF-βR1和α-SMA的表达(P均<0.05)。 结论: HucMSC-ex转运Let-7b到肝星状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TGF-βR1表达,抑制肝星状LX-2细胞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5.
分子诊断学课程是一门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课程,是医学院校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分子诊断技术基于他的前瞻性、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法医学等领域,其临床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确切诊断,而且还能确定个体归于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的分期分型、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因此分子诊断学基本技术与技能的训练直接决定培养医学检验学生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并能创新应用。为顺应时代潮流,分子诊断学课程实践环节也逐步从理论课中游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课程的性质和当前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尤其是实践环节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经桡动脉入径比较,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具有患者舒适度高、相关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由于桡动脉迂曲及远端桡动脉相对细小,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本文基于两千余病例诊治经验,分析、总结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操作因素两个方面)及处理策略,以期为提高穿刺成功率、促进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的应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以其易于在体外分离培养、高增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治疗载体.本文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和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36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用RT-PCR检测CD133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蛋白质的表达,分析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CD133 mRNA表达阳性率为胃癌组织66.7%(24/36),癌旁组织为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状态相关,低、未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分化状态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原花青素诱导F6细胞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花青素( procyanidins,PC)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缩合而成的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在水果、蔬菜和饮料中含量丰富.1961年德国Karl等从山楂新鲜果实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原花青素[1],此后人们相继在葡萄、山楂、花生、银杏等植物中发现原花青素.各国学者对上百种植物原花青素尤其对食物原花青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心血管活性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2-4].近年来研究显示,原花青素不仅可抑制乳腺癌、肺癌、慢性骨髓白血病、前列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还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5-6].本研究拟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 from grape seeds,GSP)对骨髓间质干细胞来源的F6细胞[7]凋亡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能够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的症状,但是其机制还不清楚。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表达TLR8及TLR9等的影响。 方法:DBA/1J小鼠随机分3组,非造模组不造模,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制备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实验组尾静脉注射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关节直径明显减小,关节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降低,但比非造模组略高;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表达TLR8、TLR9和白细胞介素1β的水平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或P < 0.05);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中TLR8与TLR9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 > 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下调了类风湿关节炎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表达TLR8及TLR9的水平,但TLR8与TLR9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