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骨折治疗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致伤机制与治疗对策。方法:47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中交通伤25例,高处坠落伤9例,运动伤7例,其他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9例,旋前外旋型12例,旋前外展型6例。31例未行下胫腓联合固定。〈1/4后踝骨片〈1/3者均行内固定,固定顺序: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结果:患者随访8~32个月,平均15个月。下胫腓固定患者8例在术后8~12周取钉(2例潜在分离),2例在术后1~2年因断钉取出,另2例在术后2年内取钉。未固定者均未出现骨性连接和再分离。术中应力位摄片发现下胫腓分离6例,外旋侧位摄片发现3例后踝小骨片。疗效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23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1%。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以达到踝关节解剖复位,早期正确锻炼是成功的基础,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可获得临床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髋部滑槽加压螺钉 (DHS/DCS ,dynamichipscew/dynamiccondylarscrew)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采用DHS/DCS治疗 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35例 ,平均年龄 82 .1岁 (71~ 10 0岁 ) ,就其生物特性、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及小转子骨折处理作一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6月 (5~ 4 0个月 )。 4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 ,3例发生髋内翻 ,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 90 .3% (占 2 8/ 31)。结论 DHS/DCS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伸直位粘连性僵直15例。讨论了膝关节粘连性僵直的病理及原因,手术的基本条件,指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1)术中必须彻底松解粘连,获得最大的屈曲度;(2)术后刻苦练功,坚持循序渐进、四周达到目的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背侧或掌侧人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背侧或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28例,其中植骨15例.结果 28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问9-26个月.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愈合及延迟愈合.采用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本组优1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9.28%.结论 子采用背侧或掌僦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移位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5.
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相关因素,以提高疗效. 2 方法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Ⅱ~Ⅵ型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按Neer分类Ⅱ型6例,Ⅲ型10例,Ⅵ型4例. 3 结果 2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根据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法,优1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  相似文献   
6.
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因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故手术风险极大。本文就此类患者年龄、合并症、骨折类型进行分类,并进行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研究。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2 0 0 0年1月~2 0 0 3年2月对年龄超过80岁的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了对照研究。2 0例患者分在手术组(A组) ,1 9例患者分在非手术组(B组)。A组平均年龄88 7(80~1 0 0 )岁,B组平均年龄89 2 (80~96 )岁。骨折按照Evans分类:A组Ⅰ~Ⅲ型1 2例,Ⅳ~Ⅴ型8例;B组Ⅰ~Ⅲ型1 0例,Ⅳ~Ⅴ型9例。伤前合并症:A组一种以内8例,一种以上1 2例;B组一种以内…  相似文献   
7.
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伸直位粘连性僵直15例。讨论了膝关节粘连性僵直的病理及原因,手术的基本条件,指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1)术中必须彻底松解粘连,获得最大的屈曲度;(2)术后刻苦练功,坚持循序渐进、四周达到目的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小切口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00~2003年,对28例(40膝)膝内侧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小切口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手术采用胫骨结节外侧约5~6cm纵弧形切口和胫骨结节内侧2cm纵切口,骨膜下充分暴露胫骨结节至关节面间胫骨,根据术前测量的截骨角度在距关节面约2cm处开放楔形截骨,然后将胫骨远端于轻度内旋前移位与近端对合并用胫骨平台外侧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12~55个月(平均30个月),通过X线片及膝关节功能评定,其优良率为90%.结论:小切口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炎符合生物力学,可降低胫骨后倾角度减小、髌骨低位、胫骨骨量丢失等问题的发生率,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早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1年3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年龄64~93岁,中位年龄72岁;根据AO/ASIF分型,A1型11例,A2型21例,A3型6例。38例骨折均经闭合复位,采用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3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8例患者中,术后骨折复位良好27例,可9例,差2例;34例螺旋刀片位置满意;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10 mm 15例,10~20 mm 20例,20 mm 3例。3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2周,平均(16.3±2.4)周。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4例,良9例,中5例。有1例术后3个月时发现螺旋刀片头部穿透股骨头关节面。结论:PFNA能挤压增强股骨头内的松质骨,抗旋转稳定性好,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DiscHerniation, LDH) 是腰腿痛常见的重要原因, 传统开放手术由于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渐被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和内镜外科技术的微创手术所取代。1 标准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 (StandardLumbarMicroDiscecto my, SLMD)Sachdew1968年第一次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 但直到 1975年Wlliams〔1〕改进此项技术后该手术才被大家广泛接受, SLMD适应证基本同传统手术, 为经临床诊断、影像学捡查 (CT、MRI、CTM、椎管造影 ) 证实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节段LDH。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