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均为2001~2006患者,男46例,女32例.年龄20~75岁,其中30岁以下者8例,31~50岁35例,51~76岁35例.病程3个月~16年.均符合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髓内钉术后髓腔感染的手术技术和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19例髓内感染患者的情况,分别给予拔除交锁钉、窦道切除、扩髓并给予抗生素骨水泥棒填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髓内感染均得到控制,窦道创面愈合。11例骨折已愈合,6例患者部分愈合,2例未愈。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交锁钉术后的髓腔感染操作简单方便,相对经济,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刚  王剑  潘志军  郑强  李杭 《浙江医学》2006,28(2):130-131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群骨折的常见类型,大多数无移位或有轻微移位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明显移位的不稳定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骨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端粉碎严重,给外科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AF的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主前按Frankel分级说不定损伤程度。怀根内固定的进钉点。行AF内固定。术后以上述分级方法再次对40例患者进行评平,并作X线、CT检查对AF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术前Frankel分极B~D级者均获1~2级的进步。全部病例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或断钉。X线随访示36例患者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有3例术后6个月后发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是腰椎管狭窄中的特殊类型。Corck[1]报道后国内贾连顺等[2]也有相同报道。其主要特点是腰椎间盘吸收后由于椎间隙高度降低而导致腰腿痛症状。我院近年来手术证实8例,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就病因、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29~65岁,平均54岁。病程3~10年,平均8年。2症状体征:8例均有较长时间的腰痛后出现下肢放射痛,其中向双下肢放射1例,单侧腰腿痛7例;间隙性跛行7例,直腿抬高征均阴性;膝、踝反射减弱各3例。3特殊检查:8…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 (aulologoushematopoi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HSCT)对晚期恶性实体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6例患者中 ,1例行自体骨髓移植 (antologousbonemarrowtranspla tion ,ABMT) ,5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PBSCT)。预处理方案 :乳腺癌为CEP(CTX ,VP-1 6,DDP) ,恶性淋巴瘤为CEA(CTX ,VP-1 6,Ara-c)方案 ,采集的干细胞 1例 4℃保存 ,72小时内回输 ,其余 5例 - 80℃保存。结果APBSCT动员采集单个核细胞数 7 0 2× 1 0 8 kg ,ABMT和APBSCT后 ,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到 0 5× 1 0 9/L ,血小板达 50× 1 0 9/L以上的时间平均为 1 0 8天和 1 6 2天。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随访至今死亡 2例 ,复发 2例 ,2例无瘤生存。结论AHSCT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肯定 ,可提高生活质量 ,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有效 ,但对反复复发患者需移植后作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52例卵巢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22例;3例患者失访(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1例),5例患者未完成治疗计划(试验组4例,对照组1例)。试验组采用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60 mg第1、8、15天)联合顺铂(75 mg/m~2第1天)腔内灌注同时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输注。对照组采用方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输注同时顺铂(75 mg/m~2第1天)腔内灌注。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试验组为87.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窦性心动过速、Ⅱ~Ⅲ级腹痛和Ⅱ~Ⅲ级肝功能损害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01/2016-10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60例伴H.pylori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单双就诊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患者治疗8 wk.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包括上腹饱胀、口干口苦、纳差、乏力和消化不良)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pylori根除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头痛、腹泻、便秘、皮疹、恶心呕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21,P=0.0377).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腹饱胀、口干口苦、纳差、乏力和消化不良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饱胀、口干口苦、纳差、乏力和消化不良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为96.67%,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80.00%,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1,P=0.0444).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30,P=0.1659).结论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伴H.pylori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黏膜血流变化,且用药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内外1型糖尿病临床指南现状,为规范我国糖尿病循证临床指南制订和现有指南的更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国临床指南文库、美国国家指南交换所、指南国际网的网站及各相关协会官方网站,入选2009-01-01—2014-07-31发表的有关1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由2位评价员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 AGREE Ⅱ)对纳入的指南从6个领域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包含1型糖尿病相关内容的指南,其中1篇中文,15篇英文。指南质量经AGREE Ⅱ评分显示,全部指南各领域平均得分:范围和目的72%、指南制定参与人员53%、制定严谨性51%、明晰陈述与表达72%、适用性53%、编撰的独立性49%。5篇指南(分别为NICE、BOHTA、CDA、SIGN、NKF)在6个领域的评分均高于50%,质量较高。结论纳入的1型糖尿病指南整体质量较高。中国1型糖尿病指南在指南制定参与人员、制定严谨性、适用性和编撰独立性等领域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局部灌注治疗在机体状况差的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10月到2007年12月间,共对51例机体机能状况差(中位KPS评分40分)的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进行了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局部灌注治疗。在胸腹水引流完全后,经导管进行甘露聚糖肽的生物灌注治疗,甘露聚糖肽的剂量从20mg/次逐渐增加到50mg/次,每周灌注2次。结果经导管置管引流后,100%的患者与胸腹水压迫相关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胸腹水控制CR25例(49.0%,PR19例(37.3%),NC4例(7.8%),PC3例(5.9%),总有效率为86.2%(44/51)。中位带管时间63d(25~107d),中位积液无进展时间71d(0~248d),中位生存时间92d(25~265d)。37例患者(72.5%)经引流灌注后胸腹水得到控制而拔管,11例患者(21.6%)带管死亡。无置管相关死亡病例,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轻微,灌注药物后不良反应较轻,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生活质量改善明显,KPS评分改善者41例(80.4%),稳定者10例(19.6%),中位KPS评分提高到60分。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甘露聚糖肽局部灌注治疗应用于机体状况差的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