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
冠状动脉左室瘘(coronary artery left ventricu-lar fistula)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左室之间异常通道,本病极为少见,我们手术治疗一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男性,8岁,1月前剧烈活动后感心慌气短,伴有头晕,休息后缓解。查体:P108次/min,R21次/min,Bp100/60mm Hg(1mm Hg=0.133kPa);WT22k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Ⅱ/6级舒张期杂音。心脏彩超心脏四腔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明显迂曲增宽,主干沿右室前壁走行,最宽处1.6cm。彩色多普勒可探及来…  相似文献   
3.
侧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释放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 探讨侧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对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DLF)释放的影响。方法 大鼠侧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及侧脑室注射Saralasin或损毁第三脑室前腹区(AV3V)预处理,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EDLF浓度的变化。结果 侧脑室注射AngⅡ可引起血清EDLF浓度升高;Saralasin预处理或海人酸损毁AV3V区可阻断侧脑室注射AngⅡ引起的血清EDLF升高效应。结论 侧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促进EDLF释放。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多由主动脉内膜突然撕裂,血液冲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所致,过去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并发主动脉关闭不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告3例并就其外科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接受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的患者共263例,随机分为超滤组、非超滤组;在围手术期、手术期各时段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神经肽Y(NPY)。结果显示,术中患者血浆NPY水平较手术当天明显上升(P〈0.05),CPB时行血液超滤者NPY水平明显下降(P〈0.05)。认为CPB心脏手术可以明显增加患者血浆NPY水平,血液超滤可以明显降低血浆NPY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77例采用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7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过程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患者中,42例患者为单纯性动脉压迫,7例为单纯性静脉压迫,23例为动静脉压迫,5例患者术中责任血管术中较难识别。7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0%,随访9~24个月,复发率为6.5%,予以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后复发患者疼痛消失。结论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理想,安全性好,且术中对多发性责任血管进行有效确认能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观察到家兔内毒素性休克引起低血压时,其下丘脑前区cGMP明显升高,脑脊液中cGMP也有所升高。由此推测内毒素性休克引起低血压效应可能与下丘脑前区CGMP含量的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吗啡对兔主动脉肌条的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吗啡与血管平滑肌钙通道的关系;吗啡对血管平滑肌条作用的受体机制。方法用高K 、脱羟肾上腺素开放血管平滑肌钙通道及用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预处理血管条观察吗啡对血管条的作用。结果吗啡使60mmol/LK 、10-7mol/L脱羟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血管条松驰,舒张百分数分别为59.5%±2%、26.8%±0.4%;两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吗啡使纳络酮预孵育的经脱羟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血管条舒张,舒张百分数为39.7%±1.8%;与吗啡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吗啡可抑制60mmol/AK 、10-7mol/L脱羟肾上腺素引起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电位依赖及受体依赖钙通道的开放,阻止外钙内流;主动脉血管条上的吗啡效应可能不是通过经典的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总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6.36%(P<0.05);阿托伐他汀组CSS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确切,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总引流量、引流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7年 5月~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 10例外伤性后颅凹血肿 ,治疗结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8例 ,女性 2例 ,年龄 8岁~ 5 0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4例 ,跌落伤 4例 ,砸伤 2例 ;枕部着力 7例 ,顶部受力 1例 ,受伤机制不详 2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就诊时间平均为伤后 15 5h ,其中 2 4h以上者 3例 ;3d以上者 2例 ,其余均于伤后 1d内就诊。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其中有原发昏迷者 4例 ,昏迷史不祥者 6例。入院后嗜睡 5例 ,余意识清楚。 4例有不同程度的肌张力降低 ,颈抵抗强迫头位者 3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