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性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25例获随访2~3年,植骨全部融合,结核无复发,6例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恢复明显.结论 老年性脊柱结核早期不易发现,要仔细查体及X线检查,必要时行CT、MRI检查以明确.对非典型脊柱结核需注意与恶性肿瘤的鉴别.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合理的抗结核治疗等,可获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39例有移位的髋臼Tile C型骨折,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分别采用相应最佳的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重建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治疗。结果39例均获随访,根据Matta评价髋关节功能,优16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结论早期手术,正确分析骨折类型及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必要时使用前后联合入路可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肱骨干远端1/3关节外骨拆患者采用上臂下段后正中切口,纵行切开肱三头肌,直视下复位骨折,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结果 14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23周,平均11.5周.均未出现术后骨化性肌炎、关节粘连、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按Morrey标准评定:优10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采用平行双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并早期行肘关节主动伸屈功能锻炼,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重度脊柱侧凸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研究表明分期矫形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分析分期矫形在治疗重度脊柱侧弯中的疗效。方法:对10例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凸分期矫形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12岁。冠状面Cobb角110°-180°,平均140°,矢状位后凸Cobb角50°-100°,平均75°,均采用1期前路松解,2期行Halo-plevic环牵引,3期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物治疗。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期前路松解及2期牵引治疗术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90°,矫正率为35.7%,矢状位Cobb角50°,矫正率为33.3%;3期截骨矫形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40°,矫正率为71.4%,矢状位Cobb角35°,矫正率为53.3%。结果说明对于重度僵硬脊柱侧凸畸形,分期矫形治疗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纤维蛋白胶复合VEGF和BMP诱导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纤维蛋白胶(Fibrin sealant,FS)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2)骨修复材料异位诱导成骨的作用,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组为:A组(FS+VEGF+rhBMP-2)、B组(FS+rhBMP-2)、C组(rhBMP-2)、D组(FS)。将各组材料注射或植入小鼠肌袋内,通过用X射线、HE染色、ALP染色、新生骨计量等方法,研究其诱导成骨活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成骨活性A组(FS+VEGF+rhBMP-2)〉B组(FS+rhBMP-2)〉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hBMP-2)、D组(FS)无成骨活性。A组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其成骨量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以纤维蛋白胶复合VEGF和BMP骨修复材料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VEGF可明显增强rhBMP的骨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6.
臀部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尾部褥疮比较常见,其可造成从表皮到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和关节的破坏,经常久治不愈,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骶尾部褥疮修复方法较多,本院自2001年5月-2006年5月收治骶尾部褥疮14例,其中7例采用V-Y推进臀部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缺损,术后均愈合,无复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椎间盘镜后路手术,椎板表面剥离软组织,扩大骨窗;剥离子分离椎板下黄韧带,切开黄韧带并咬除,显露硬脊膜及神经根;有隐窝狭窄者,薄椎板咬骨钳沿神经根,潜行咬除侧方黄韧带及增生骨质,必要时用自制小骨刀小心行神经根减压,牵开神经根切开纤维环,取出髓核组织。结果 术中出血量250~700 ml,平均410 ml;手术时间25~300min,平均70 min。硬脊膜破裂1例。24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按Macnab标准,优18例,良4例,可2例。结论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改良Neriaser法治疗重型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自1994年2月至1997年12月应用改良Neriaser法,即切开复位、骨圆针结合张力带钢丝捆扎喙突和锁骨治疗PostⅢ~V级重型肩锁关节脱位24例,根据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1.67%。作者认为本术式创伤较小,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适宜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同时认为45岁以上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仍有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治疗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降钙素治疗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64只2个月龄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OVX)后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只。观察组从骨折术前1周至术后8周每天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2IU/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7、14、28、56d骨痂中Ⅰ、Ⅱ、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从骨折后第7天开始至第56天,各组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逐渐下降,Ⅱ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下降,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从第28天起,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观察组〉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56天观察组骨痂已为骨性,对照组可见较多软骨性骨痂。结论降钙索能促进软骨性骨痂向骨性骨痂转换,加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降钙素能促进Ⅰ型胶原mRNA表达,抑制Ⅱ型胶原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CAF),恢复解剖头臼对应能力及与之对应的围手术期处理;为降低残疾,减少与避免中青年日后全髋置换提供经验。方法1997年8月~2003年2月ATMFS治疗CAF28例:新鲜15例,陈旧13例;新鲜与陈旧CAF重建解剖型髂骨臼后壁分别为3例与2例。结果所有使用ATMFS的CAF病例均有效固定于解剖位。随访8~63个月,平均11.8个月。15例新鲜CAF术后3.2个月患髋功能达健侧水平;11例陈旧CAF术后5.5个月达健侧水平。异位骨化2例,1例为BrookerⅣ型异位骨化,1例外展受限。结论ATMFS可用于治疗CAF,易使CAF有效固定于解剖位;其围手术期设计行之有效;优良率96.43%。同时,也在CAF与人工关节之间探辟了新径,降低残疾,减少与避免中青年全髋置换,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