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34例肝门部胆管癌中,11例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切除,17例手术探查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6例非手术引流。结果:11例高位胆管癌扩大根治术治疗患者7例存活15个月以上,4例生存时间>18个月,其中2例已超过3年。17例外科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生存时间均<13个月,6例非手术外引流生存时间均<7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经行扩大根治术疗效明显优于外科非切除性胆道内外引流,而外科非切除性内外引流优于非手术性引流。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小切口及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小切口及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创伤程度。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270例、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COC)63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用量、术后体温、肠功能、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总住院日以及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行方差分析。结果C组术后恢复指标与MC、COC组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MC组恢复较COC组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LC手术创伤程度小,病人恢复最快;MC手术创伤较COC小,病人恢复较快,手术费用最低。  相似文献   
3.
超细胆道镜应用于胆总管下段探查术7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78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下段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发现,78例均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且无医源性损伤及急性胰腺炎发生。认为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下段既可直视胆道,又可避免医源性损伤及急性胰腺炎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外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腔镜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得到了迅速发展.我院按照个体化方案采用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7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17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腹腔镜个体化方案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其中45例接受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TCBD)治疗(LTCBD组);53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LD)+T管引流(TD)治疗(LD+ TD组);25例接受LD+Ⅰ期缝合术(PS)治疗(LD+ PS组);35例接受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EST+ LC组);15例接受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LD治疗(ENBD+ LD组).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术中处理是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时尤为棘手.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钬激光治疗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32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阻塞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胆管狭窄或者闭塞所致的一组疾病,一旦出现黄疸都属肿瘤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如患者不及时治疗,将在短期内因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肝肾综合征而死亡。但通过PTCD行胆道梗阻减压引流是降低死亡率的常见措施,近年来国内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发展迅猛,尤其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具有实时、安全、准确、创伤小、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3D)CT成像对评价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病例予以前瞻性分析.所有病例采用动脉期、门静脉期螺旋CT增强扫描.应用3D软件分别以最大强度投影(MaxIP)、最小强度投影(MinIP)和表面遮盖显示(SSD)行肝动脉造影(CTA)、肝静脉造影(CTV)、门静脉造影(CTP)及阴性对比CT胆管造影(nCTC),并作CTV、CTP与nCTC图像融合处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和一名外科医师首先依据3D像对肿瘤分型做出判断,然后结合二维(2D)轴位像(AI)和多平面重组(MPR)分别观察肝血管及肿瘤有无转移,最后就肿瘤能否切除做出判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CT对肿瘤分型的准确度为94.1%(16/17).MaxIP显示肝动脉(HA)主干及分支超过3级;门静脉(PV)、肝静脉(HV)主干及分支超过5级;SSD显示分别为2级、4级.2D像对观察肿瘤有无转移效果良好,3D像显示肝血管、胆管直观、清楚;融合像则对全面勾画肿瘤与肝血管、胆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为佳.3D结合2D像对判断肿瘤能否切除的敏感性为80%(4/5),特异性为83.3%(10/12),准确性为82.4%(14/17). 结论 3D CT成像可整体显示肿瘤与扩张胆管及肝血管的关系,结合2D影像可作为评价肝门胆管癌能否切除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的疗效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患者8例,对其进行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T管造影、引流量、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8例病人均行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最小强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CT胆管造影(CT cholangiography,CTC)在肝门胆管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肝门胆管癌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行门脉期螺旋CT扫描后,重建图像采用三维(3D)软件处理以多平面重建(MPR)、薄块最小强度投影(thin-slab MinIP)和3DMinIP方式获得CTC影像。按Bismuth分型,先由2位阅片者分别就CTC对肿瘤分型做出判断并作Kappa统计。然后,2位阅片者共同阅片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2位阅片者之间判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83。对照临床结果,CTC分型准确度为92.3%(36/39)。结论CTC用于肝门胆管癌分型是可行的,可为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