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EEG-7314F脑电图机出现的2例故障,通过分析电路确定故障点,最终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0例经病理证实为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发音指导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在手术前1天、手术后1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中文版症状自评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评价统康复护理对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病程、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除人际关系紧张因子评分外,其余8个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除人际关系紧张、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7个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8个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8个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喉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焦虑情绪等不良心理状态普遍存在,通过系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鼻息肉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鼻黏膜的慢性持续性炎症,不同患者的致病因素可能不同,鼻息肉的发病与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变态反应、基因表达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且上述因素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共同作用于鼻息肉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鼻息肉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穿孔是较严重并发症,需及时有效治疗。1病历资料患者,男,29岁,某监狱服刑,腹痛3d伴发热、呕吐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为持续剧烈性疼痛,约2h后疼痛逐渐变为全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少许,非血性、非喷射状。逐渐出现腹胀,伴发热,体温未测,无腹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框图的形式说明了PM-9000便携式监护仪各主要部分的功能,并列举了一些故障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汗腺癌1例临床治疗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汗腺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的2.12%~8.14%,2003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腹股沟皮肤汗腺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主因皮肤汗腺癌术后10年右侧腹股沟肿物半个月入院。10年前患者因右腹股沟皮肤汗腺癌曾行手术切除并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局部放疗1疗程。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经腹入路手术适应证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经腹入路手术的适应证,旨在规范贲门癌经腹入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标准。方法根据食管及贲门解剖、贲门癌病理特点、文献资料及临床经验,制定贲门癌经腹入路手术适应证标准,自2001年1月开始,对经腹入路手术治疗的贲门癌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至2005年12月,共研究153例。结果符合适应证选择标准的贲门癌病例,经腹入路均能行根治手术。手术切除率100%。标本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共检出淋巴结781个,癌阳性率为78.75%(615/781)。全组均无吻合口瘘、胸腔积液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为0。随访期间发现腹腔内有癌转移灶者35例,复发率为22.88%,其中无吻合口复发、胸腔或纵隔转移病例。结论合理掌握贲门癌经腹手术适应证,既能达到根治效果,又能减轻患者创伤、负担及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永波  刘文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079-1080,1091
目的研究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的影响,探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引起心血管副反应的原因。方法杂种犬20只,通过对犬实施一点法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解剖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部迷走神经,观察该麻醉下颈动脉窦和颈部迷走神经被麻醉药物浸润情况;观察麻醉前后颈动脉窦按摩,及麻醉后刺激颈部迷走神经对犬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结果颈内动脉起始部距离第4颈椎(C4)横突1.0-1.4cm,而一点法颈深丛阻滞麻醉后距离C4横突约4.0cm范围内组织均明显被麻醉药物浸润。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壁和迷走神经均明显被麻醉药物浸润。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前按摩颈动脉窦可引起明显的减压反射,而阻滞后按摩颈动脉窦或刺激迷走神经均未引起明显的血压及心率变化。结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致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阻滞是引起心血管副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感染组和精氨酸组 ,每组 30只。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 ;感染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 (CLP)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 ;精氨酸组行CLP后每天添加L 精氨酸饮食 [0 2 6 4g/ (kg·d) ]。各组术后 1、2、 4d分别取肠黏膜行病理学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指数测定、血细菌培养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结果 精氨酸组较感染组小肠黏膜病理性损害明显减轻。感染组术后 2、 4d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精氨酸组 ,分别是 (1 4 2± 0 10 )EU/mlvs (1 14± 0 11)EU/ml,(1 94± 0 0 7)EU mlvs (1 5 8± 0 14 )EU/ml,P <0 0 1。精氨酸组术后 2d血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感染组 (10 %vs 30 % ,P <0 0 1)。感染组PCNA指数先升高 ,后下降 ,而精氨酸组 4d内下降不明显。结论 当严重腹腔感染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时 ,L 精氨酸有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维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