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有关,钙离子抬抗剂维拉帕米可抑制血小板激活所依赖的细胞膜钙离子流,体外实验也已经实维拉帕米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本文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观察常规口服剂量维拉帕米是否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为本院心内科1994年9月至11月,顺序住院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共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问.3岁),7例有心肌梗塞病史,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梗塞后心绞痛《例,变异性心绞痛1例.初发劳力性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动态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n=48),随机选择6h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用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按临床再通标准分为再通组(n=30),未通组(n=18),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h、4h、24h、48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TAT和GMP-140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患者组治疗前TAT水平(14.56±1.04)μg/L、GMP-140水平(12.50±1.05)ng/ml,较正常对照组(2.15±0.89)μg/L、(8.39±1.33)ng/m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h再通组GMP-140水平达到峰值(22.17±2.05)ng/ml,4h后TAT到达峰值(46.67±5.79)μg/L(P<0.05)后逐渐下降,持续至少3天,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未通组二项指标持续缓慢上升,48h达到峰值.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前后TAT、GMP-140水平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是判定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相关生化指标在肝脏疾病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血清胆汁酸及相关指标评价不同肝病特异性 ,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酶终点法及速率法测定肝脏疾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及相关生化指标AST、ALT、AKP、γ -GT ,并对各种肝病TBA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餐前胆汁酸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灵敏度高达 78.4% ,98.0 % ,82 .7% ,其升高幅度依次为急性肝炎 >肝癌 >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病 >慢性肝炎 >脂肪肝。胆汁酸、γ -GT持续升高 ,ALT/AST长期倒置 ,与肝病的慢性化有关。结论 胆汁酸及相关指标测定可以客观地对各种肝病作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的感染情况。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258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HPV6/11的病毒拷贝数。结果:共检出HPV6/11阳性者94例,阳性率36.43%,拷贝数在10^5以上者78例,占阳性者中82.98%,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且病毒复制量均在10^5以上。结论:(1)中老年阴道炎患者就诊晚,感染重。(2)FQ-PCR检测HPV敏感,快速,准确,特别是其定量特点对临床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服用阿司匹林前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CD42b、CD41a表达的变化,研究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表面糖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1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前及用药1周后外周血血小板膜CD42b、CD41a的表达,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与服用阿司匹林前相比,用药1周后,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而CD42b和CD41a的表达量改变并不十分显著.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100mg)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但不能抑制血小板表面CD42b、CD41a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8.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简称TG)为人体内储存脂肪和食物中脂肪的主要成份。 1956年在Brussel召开的国际脂类生物化学会议上Man与Albrink报告了冠心病患者血清TG浓度常常升高。 1957年Van Handel,Ziloersun等又强调了血清TG浓度与动脉硬化有密切关系,随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近年来关于血清TG是不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各国学者意见极不一致。斯  相似文献   
9.
闫莉妍  辛晓敏 《黑龙江医学》2007,31(11):805-80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疾病时凝血4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美国库尔特ACL Futura plus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收集GCS评分13~15分18例;9~12分26例;3~8分42例;对照组30例。结果PT、APTT、TT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发现颅脑损伤不同程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不同,它们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检测PT、APTT、TT可以了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时了解有无出血倾向,有助于颅脑损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以及22例健康对照组(CON),分别检测血浆Hcy,Hs-CRP,FIB。结果^[1]UAP组血浆Hey,Hs-CRP,FIB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5);SAP组血浆Hs-CRP显著高于CON组(P〈0.05)^[2]Hcy与Hs-CRP,Hs-CRP与FIB均呈正相关。结论Hcy,Hs-CRP,FIB是冠心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