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清瘦素变化与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于该院住院并接受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体重指数(BMI) = 24 kg/m2为标准,分为超重组(BMI ≥ 24 kg/m2,n = 21)和正常体重组(BMI < 24 kg/m2,n = 2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前后及术后药物干预后血清瘦素水平、手术前后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术前:超重组TAG和LDL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超重组TAG和LDL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术前HDL、TC、TAG和LDL等血脂水平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期间,超重组结石复发1例,正常体重组无结石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清瘦素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明显降低,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亦无明显增高,术后结石复发病例少,血清瘦素可能作为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检测指标,对于术后结石复发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let-7b和SALL4在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细胞恶性行为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let-7b在正常肝细胞(HL-7702)与HB细胞系、HB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ALL4在HB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HB组织中let-7b与SALL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通过MTT、细胞周期和凋亡等实验方法上调或抑制HB细胞中let-7b的表达水平,观察let-7b对H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qRT-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从体外水平验证let-7b与SALL4的靶向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et-7b与SALL4表达水平的肝母细胞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et-7b在HB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降低,而SALL4表达量显著升高;let-7b在肝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PRETEXT分期存在相关性(P=0.002),且HB组织标本中let-7b与SALL4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性(r=-0.716,P<0.001)。let-7b低表达组HB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let-7b高表达组(P=0.017)。SALL4阳性组HB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SALL4阴性和弱阳性组(P=0.034)。MTT、细胞周期和凋亡实验结果显示,let-7b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而抑制内源性的let-7b可促进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及构建双荧光报告载体荧光检测等实验结果显示,let-7b与SALL4存在一定的靶向关系。结论let-7b和SALL4可作为肝母细胞瘤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let-7b作为抑癌基因可以靶向调控SALL4的表达,抑制HB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其理化性质与芬太尼相似,而作用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有研究[1]显示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较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应激反应轻。2008年以来,作者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下实行无痛膀胱镜检查,现对其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笔者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宫腔内双氧水推注,观察双氧水造影剂微气泡强回声自双侧输卵管通过情况及在盆腔内分布状况,从而判断输卵管通畅程度。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声像图中缺乏特异性,故极易与由妊娠引起的宫内外异常回声团块或不典型子宫肌瘤及不良妊娠等相混淆。本文对近年来我院诊断的19例子宫绒毛膜癌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子宫绒毛膜癌的声像图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638用于治疗乙肝相关肝癌的可能性。方法:qRT-PCR方法检测miR-638在乙肝、肝癌患者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血清miR-638的表达水平与其它血清指标的相关性。上调乙肝病毒(HBV)稳定复制的HepG2.2.15肝癌细胞株中miR-638的表达水平, MTT法和细胞克隆实验检测miR-638过表达对Hep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和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HBV DNA的表达水平。结果:miR-638在乙肝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00 1);在乙肝及肝癌患者血清中miR-638的表达水平,总体间与HBV DN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值分别为0.026、<0.001和0.003)。MTT分析及集落形成实验显示miR-638能够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及集落形成能力。miR-638表达上调后,HBsAg(P<0.05)、HBeAg(P<0.05)和HBV DNA水平(P<0.001)较miR-ctrl组均显著下降。结论:miR-638在HBV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miR-638过表达可同时抑制HepG2.2.15细胞的增殖能力和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上皮细胞(IBDECs)中维生素D受体(VDR)在胆道闭锁(BA)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治疗的38例BA患儿IBDECs中VDR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D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9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行超声检查的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比较病理诊断而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超声显示内膜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内膜增厚,息肉排列和个数与手术相符。超声诊断出本组50例子宫病变患者中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4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超声正确诊断出46例,准确率为92.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经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高,同时超声检查也是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廉价、无创的重要检查方法 ,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肺动脉阻断不同时段肺功能及结构的变化及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雌雄不分,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Ⅰ组)、左肺动脉阻断45 min(Ⅱ组)、左肺动脉阻断60 win(Ⅲ组)、左肺动脉阻断60 min前静脉注射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3,1 mg/kg(Ⅳ组).实验结束时,检测肺组织的湿/干比(W/D)、血浆内皮素含量(ET-1)、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PaO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Fa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肺组织光学显微镜下的变化.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肺组织的W/D、ET-1、mPAP、PaO2、肺组织Fas蛋白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W/D、ET-1、mPAP、Fas蛋白表达增加,PaO<<2下降(P<0.01).Ⅳ组与Ⅲ组比较,W/D、ET-1、mPAP、Fas蛋白表达降低,PaO2升高(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见Ⅱ、Ⅳ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Ⅲ组.结论 大鼠可以耐受左侧肺动脉阻断45 min,恢复灌注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结构和功能影响较小,而阻断60 min,再灌注后对肺结构和功能均有较明显损伤,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具有一定的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