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异体骨髓移植供者骨髓采集方法和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异体骨髓移植供者骨髓采集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在连续续硬外或全身麻醉下对408例供者进行骨髓采集术,术中回输预先采集的供者自体血。结果:术中抽取骨髓血的中位数为1108ml,输血输液量的中位数为4000ml,骨髓采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压,骨痛和发热,发生率分别为2.5%,100%及26.5%,全部供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骨髓采集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术中采用预贮式自体输血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观察应用免疫毒素部分去除T细胞(TCD)的方法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HLA/MLC)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对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HLA-MLC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慢性髓性白血病(CP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R1 1例,CR2 1例,复发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CR1 2例,CR2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成急性髓性白血病M4型(CR1)1例。结果表明:13例患者中8例成功植入,其中2例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2例发生Ⅲ-Ⅳ度aGVHD。随访8-90个月,2例发生Ⅲ-Ⅳ度aGvHD患者早期死亡,另有1例患者死于迟发感染,其余5例均无病存活至今。5例未植活的患者中4例回输同一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3例未植入,1例植活,但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1例再次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无病存活至今。结论: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的方法行HLA/MLC配型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减少重度aGVHD的发生,但移植早期排斥率(HVG)较高,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细胞遗传学特性不仅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而且是重要的预后指标.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展,各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广泛应用,使大家对急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遗传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MICM)异常的特点。方法收集1999至2010年MICM资料完整的初治WM患者41例,男27例、女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骨髓形态、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中高危患者占58.5%。细胞免疫表型分析:CD19阳性100.0%,CD20阳性97.6%,CD38阳性74.1%,FMC7阳性36.9%,CD5阳性10.0%,CD23阳性31.6%,HLA-DR阳性83.3%,CXCR4阳性85.7%。常规细胞遗传学以及荧光原位杂交发现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PRAME在WM中表达增加,且与骨髓中淋巴细胞数相关, MAGEC1/CT7在WM中不表达。WM使用含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较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醋酸泼尼松(COP)方案治疗未见生存优势。结论 WM具有独特的MICM特征,通过MICM的综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WM并对疾病进行监测,利妥昔单抗治疗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基线ABL激酶区点突变对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34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口服尼洛替尼400 mg,每日2次,中位随访时间14(1.5 ~50)个月.于治疗前(基线时)及治疗后每6个月检测ABL激酶区点突变,同时评估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疗效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34例患者中慢性期13例、进展期21例(加速期11例及急变期10例).慢性期与进展期患者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率分别为70%及30% (P =0.027),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分别为70%及20%(P=0.005).慢性期与加速期患者4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8±11.6)%及(20.5±12.9)%(P<0.01).17例(50%)患者基线时检出ABL激酶区点突变.基线时有突变患者完全血液学反应(CHR)、MCyR、CCyR及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分别为56%、43%、37%及31%;无突变患者分别为59%、53%、41%和18%(P值均>0.05).具有体外对尼洛替尼高度敏感性突变[即半数抑制浓度( IC50)≤150 nmoL/L]、体外对尼洛替尼敏感性未知的突变及无突变患者的CHR、MCyR、CCyR率相当,而具有体外对尼洛替尼高度不敏感性突变(即IC5o> 150 nmol/L;Y253H、F359V/C、T315I)的患者CHR和MCyR率仅为17%,6例患者中无一例获得CCyR,治疗24个月内均疾病进展.结论 尼洛替尼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可产生持久性疗效,其疗效在CML慢性期优于进展期患者.尼洛替尼对基线时突变为Y253H、F359V/C、T315I的患者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effects of two regimens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BD; and th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TD) on bone disease in multiple myeloma(MM).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nd refractory or relapsed MM were treated with BD or TD regimens from Dec 2006 to Sep 2008. Bone pain score and X-ray examination were carried out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Serum levels of DKK-1, sRANKL, OPG and TRACP-5b were measured by ELISA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therapy. Results Serum TRACP-5b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atients received TD regimen (5.94 U/L before therapy vs 4.84 U/L 3 months after therapy ,P < 0.05), and so did for serum DKK-1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responded to BD regimen (35.11 μg/L before vs 32.03 μg/L 3 months after therapy,P <0.05) ;for serum concentration of sRANKL in patients responded to BD regimen (1.05 pmol/L before vs 0.67 pmol/L 3 months after therapy, P < 0. 05); and for serum concentration of TRACP-5b in responders to BD regimen (5.57 U/L before therapy vs 4.90 U/L 3 months after therapy ,P <0.05). Conclusion Bortezomib lowers levels of serum DKK-1 and RANKL in responders, thus leads to normalization of abnormal bone remodeling through the increase of bone formation and reduction of bone resorption. Thalidomide decreases bone resorption regardless of treatmant response.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伴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确诊并治疗随访的151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5例伴颅内浆细胞瘤患者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的分析总结.结果 颅内浆细胞瘤发病率3.3%(5/151),中位发病时间距MM诊断为21个月.在中枢浸润前,均有髓外浆细胞瘤的表现,并接受过系统化疗.5例患者发病后,均应用了全身化疗:单独化疗2例,联合颅脑放疗3例.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结论 MM患者一旦出现髓外浆细胞瘤应考虑存在颅内浸润的可能,IgD型是一个高危因素,放疗应考虑在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方案治疗浆细胞白血病(PCL)的疗效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确诊并应用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方案联合治疗20例PC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方法预估生存曲线。结果 40%的患者诊断时出现肾功能衰竭,85%的患者有溶骨病变。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是13q缺失,共有11例(55%),其次是1q21(50%)和14q32异常(50%),20%患者伴有17p缺失。50%的患者有3种以上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异常。14例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总有效率71.4%,其中5例完全缓解(CR)或接近完全缓解(nCR),3例部分缓解(PR),2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无反应;6例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总有效率66.7%,其中1例CR,2例VGPR,1例PR;共有5例早期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及本病进展。所有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0个月;原发性PCL和继发性PCL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6个月、3.8个月(P=0.048);应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与沙利度胺为基础方案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个月、3个月(P=0.178)。结论 含硼替唑米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PCL较传统方案提高了反应率,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WT1及PRAME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核型异常、病态造血、血红蛋白值之间的关系。收集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初诊的240例贫血患者,其中MDS203例(RCUD15例,RCMD25例,RAEB161例,RAEB255例,MDS—U23例,MDS-AML24例),AA18例,其他良性贫血15例,PNH4例和14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并收集其中78例患者及14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别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WT1及PRAME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WT1及PRAME在MDS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AA组及良性贫血组(BM:WT1:P=0.000,0.000,0.000,PRAME:P=0.048,0.000,0.064;PB:WT1:P=0.012,0.000,0.011,PRAME:P=0.020,0.004,0.003),其中高危MDS患者WT1及PRAME的表达均高于低危组,AA及其他良性贫血组,且WT1及PRAME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呈现良好的相关性(WT1:r=0.6028,P=0.001;PRAME:r=0.7628,P=0.000),WT1或PRAME在骨髓与外周血中阳性率一致(P=0.167);另外,骨髓中WTl的表达水平与核型异常相关(P=0.049)。结论:MDS患者骨髓及外周血WT1和PRAME的表达较正常人、AA及其他良性贫血患者升高,且随着病情进展,其表达增加;WT1和PRAME基因的表达上调是MDS很好的分子标记,联合运用WT1和PRAME基因表达水平检测能为MDS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和微小残留监测提供有用信息,且在骨髓取材不便的时候可用外周血代替监测。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区汉族人血小板同种抗原基因型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方法鉴定300名湖南地区汉族人中五种主要HPA基因型频率,探讨HPA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湖南汉族人中PLA1基因型阳性率81.00%;Kob阳性率85.67%;Baka阳性率71.00%;Pena阳性率91.00%;Brb阳性率90.67%。为进一步研究HPA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