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苏拉明联合阿霉素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控及对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复制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异体移植瘤模型。40只实验小鼠皮下移植处均成瘤,接种后4d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 l/只,于接种后第4天开始腹腔注射,1次/d,共16次;阿霉素组:阿霉素(2 mg.kg-1.d-1)溶于0.2 m l生理盐水中,于接种后第4,11,18天各腹腔注射1次;苏拉明组:苏拉明(10 mg.kg-1.d-1)溶于0.2 m l生理盐水中,余同对照组;联合组(阿霉素 苏拉明):按阿霉素组和苏拉明组用药。肿瘤接种后24 d,测量小鼠皮下肿瘤最大长径(a)和横径(b),计算肿瘤体积;处死后剥离皮下肿瘤称湿重,收集肿瘤标本固定,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H IF-1α、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肿瘤体积和湿重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拉明组和联合组:肿瘤组织中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MVD的灰度值和PCNA增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以联合组最高,MVD和PCNA增殖指数以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霉素组: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NA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与MVD和PCNA增殖指数呈反向变化,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均呈负相关。结论阿霉素可能协同苏拉明通过抑制H IF-1α和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开始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我国快速蔓延,其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但亦可累及全身脏器,现报道1例COVID-19合并以严重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肝损害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胸部CT特点、临床表现。方法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76例肺炎患者分为病毒性肺炎组与细菌性肺炎组,每组38例,对全部患者入院当日拍胸部CT,并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并且观察临床表现及病变部位变化,然后进行记录归纳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发生在肺叶实质及呈充气支气管征的概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P0.05),而病毒性肺炎呈小叶分布的毛玻璃样影的概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P0.05),病毒性肺炎呈段的实变及多发小结节病灶的概率低于细菌性肺炎(P0.05),病毒性肺炎呈毛玻璃样影+网织条索的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P0.05);临床表现对比为:病毒性肺炎的前驱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而细菌性肺炎无此症状,病毒性肺炎的病程为1~2周内自行缓解,而细菌性肺炎用抗生素可迅速治愈,二者均是急性起病和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细菌性肺炎发生在单侧单叶的概率低于细菌性肺炎(P0.05),细菌性肺炎发生在单侧多叶及双侧肺的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P0.05),病毒性肺炎发生在肺间质的概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P0.05),而细菌性肺炎发生在肺实质的概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具有一定特点和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4.
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L)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可降解层连蛋白、纤连蛋白、Ⅳ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成分。近年来发现,CL在结肠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呈现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评价肿瘤预后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记物指标。而C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国内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果王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PF)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果王素是否可通过调节TGF-β1抑制PF,并探究其给药浓度对大鼠PF的影响。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果王素低、中、高剂量组(60、120、180 mg/kg),通过向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建立大鼠PF模型。自造模后第2天起将泼尼松及果王素按一定配比分别予以各组大鼠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予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空白组大鼠全部于第28天处死,余组分别于第7、14、28天各处死8只并取材,通过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果王素对PF有抑制作用,并与剂量相关,空白组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最低,其余各组大鼠TGF-β1蛋白及mRNA在7 d时达到高峰,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同一时间点,模型组大鼠TGF-β1蛋白及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P<0.05),药物干预组间,泼尼松组及果王素高剂量组TGF-β1蛋白及mRNA明显低于果王素低、中剂量组(P<0.01,P<0.05),果王素高剂量组与泼尼松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王素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PF。  相似文献   
6.
肺复张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和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PB760呼吸机采用小潮气量和最佳呼吸末正压(PEEP)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再应用肺复张策略。记录肺复张前及肺复张后12h、24h、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是否出现气压伤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肺复张后12h、24h、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P〈0.05)、PaCO2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气压伤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小潮气量和最佳PEEP联合肺复张策略治疗ARD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化(PF )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肺组织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 ,5 mg/kg)诱导PF ,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干预组大鼠d2开始每天经胃管灌服0.1 g/L黄芪甲苷2 m L ,其余两组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的d7和d28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各组鼠肺组织SGK1蛋白及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均减轻,SG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存在一定程度肺泡炎和纤维化,SGK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SGK1的过度表达,对实验性大鼠PF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果王素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接种Lewis肺腺癌细胞构建肺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将40只接种Lewis肺腺癌细胞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果王素组(予果王素180 mg/kg)、化疗组(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低剂量果王素并化疗组(予果王素60 mg/kg联合顺铂、吉西他滨)、高剂量果王素并化疗组(予果王素180 mg/kg联合顺铂、吉西他滨),每组各8只。肿瘤细胞接种4 d成瘤后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接种20 d后处死小鼠,剥离皮下肿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urvivin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各药物干预组肿瘤的生长均受到抑制,果王素组、化疗组、低剂量果王素并化疗组、高剂量果王素并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14.95%、41.77%、44.21%、59.6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药物干预组VEGF、Survivin、Bcl-2表达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果王素能抑制小鼠Lewis肺腺癌的生长,且果王素与顺铂、吉西他滨联用的抗肿瘤作用更明显,可能是通过抑制微血管形成及Survivin、Bcl-2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6例呼吸机相关l生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通过患者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廊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的结果以及细菌清除率情况。分析其致病茵,进行汇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细菌清除率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O.05)。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中78.2%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单纯致病菌35例.≥2种致病菌35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27例、铜绿假单胞菌29例、白色念珠菌17例、克雷伯杆菌13例。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肺炎的疗效较好,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该研究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及诊断作出综述并进行积极防治,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黄芪甲武对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肺组织中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甲甙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 BLM,5 mg/kg)诱导肺纤维化,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第二天起干预组大鼠每天经胃管灌服0.1 g/L黄芪甲甙2mL,其余两组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的第7天和第28天,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各组鼠肺组织瘦素蛋白及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病理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均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瘦素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黄芪甲甙可能通过抑制瘦素的过度表达,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