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手外伤多见 ,而手部大面积皮肤挤压撕脱伤也屡见不鲜 ,处理不当可引起手部功能障碍。1 990年 8月~ 1 999年 2月 ,本院共收治此类患者 2 5例 ,分别采用带血管蒂皮瓣、腹部皮瓣、游离植皮等方法修复创面 ,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1 8例 ,女 7例 ,年龄 1 6~ 5 2岁。重物挤压伤 1 0例 ,挤压并发高温烫伤 6例 ,机器、皮带轮绞伤 9例。手掌侧皮肤撕脱伤 7例 ,手背侧皮肤撕脱伤 1 1例 ,手掌侧、背侧皮肤完全撕脱伤 8例 ,并发前臂骨折 8例 ,均有手部指、掌骨骨折。1 .2 修复方法  急…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次全切除术治疗合并半月板退变脱位的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行关节镜下清理术并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对照组46例,单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均在下肢支具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年),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优13例,良29例,可4例,优良率87%。对照组:优5例,良11例,可13例,差17例,优良率31%。结论关节镜下次全切除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治疗合并半月板退变脱位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上是可行的,其与单纯清理术比较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跖屈僵直是胫腓骨、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2000年6月~2004年6月用可牵伸外固定架牵引治疗踝关节跖屈僵直15例,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3~52岁,平均32.0岁。胫腓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损伤致踝关节僵直10例,踝关节部软组织损伤后致踝关节僵直5例。踝关节跖曲挛缩最大40°,最小15°,平均25°。僵直时间4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其中5例早期行切开手术治疗。1.2方法外固定架的结构,①足踝部件由一个U形的半环构成,U形半环置于足的前部,通过两个铰链式结…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是全身大关节中最易发生化脓性炎症的关节.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传统常采用关节切开关节内病灶清除并关节腔内置管冲洗术,该方法疗程长且易出现关节强直等并发症[1].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作者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骨科病例需要植入骨块以解决骨缺损问题,促进骨愈合或融合。自体骨是理想的植骨材料,但患者年龄小,或所需骨材料多时,自体骨来源不足,取自体骨或亲属骨,会给患者或亲属造成新的创伤,增加手术时间、出血。自1880年Maeewe。做了人类历史上首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以来,同种异体骨移植逐渐成为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院应用同种异体骨单独或与自体骨混合移植于骨科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本文拟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相关问题结合临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93年以来,我们收治了特殊情况下的断指再植42例78指,术后经随访8个月以上,成活率达73.1%,根据临床不同情况,可能存在的不同问题现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共42例78指,男29例53指,女13例25指,年龄16~58岁,平均24.7岁,致伤原因分别为菜刀砍伤、铡刀切伤、电锯伤、切纸机伤以及机器绞榨伤。离断平面:末节离  相似文献   
9.
腕部解剖结构复杂,肌腱、血管、神经的位置表浅,易于作者单位453003河南新乡新乡医学院三附院外二科(苏伟);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显微外科(谭洪宇);新乡医学院(王慧君)受损。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保存伤肢及恢复功能的关键,自1995年以来,我院及河医一附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1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并获得随访的颈椎病患者共43例(45个节段),平均年龄48.3岁,其中男18例,女25例,脊髓型颈椎病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6例,混合型颈椎病5例;单节段置换41例(C3/4 2例,C4/5 17例,C5/6 21例,C6/7 1例),双节段置换2例(C4/5和C5/6 1例,C5/6和C6/7 1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手术节段及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变化,观察统计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3.8个月。患者的JOA评分、NDI、颈部VAS评分、上肢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8.2±0.7、35.3±4.7、6.8±1.1和6.5±1.2分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4.7±0.4、16.2±3.4、1.3±0.8和1.8±0.9分(P均<0.05)。颈椎生理曲度术前为7.97°±4.49°,末次随访时为9.15°±3.85°,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人工椎间盘活动良好,无塌陷或移位,随访期间未见邻近节段明显退变,2例分别在术后7个月和10个月时异位骨化形成。结论: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和活动度,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