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霄  何强  李一文  邵丽娜  金露  许秀君  刘岳明  沈华娟 《浙江医学》2020,42(16):1780-1782,1790
目的总结57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或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枸橼酸抗凝方式进行含钙置换液处方的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57例患者239例次治疗为研究对象,护理要点包括:保证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正确采血点及采血方式的情况下密切监测血清离子钙及酸碱平衡,严密监测出血情况,安全有效地液体管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57例患者行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DCRRT)共239例次,除1例次在治疗5h时出现滤器Ⅲ级凝血提前结束治疗外,其余238例次均按预计治疗目标顺利完成治疗,且无枸橼酸抗凝相关并发症出现。治疗后WBC、CRP、ALB、TC、TG、ALT、AST、Cr、BUN、IgG、IgA、IgM等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后Hb、PLT、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均P<0.05)。治疗前后患者心包积液发生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枸橼酸抗凝的DCRRT治疗中,护理人员首先应保证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密切监测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索、评价并汇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证据,为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规范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临床顾问、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校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医脉通等网站、指南库,以及ACP Journal Club、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证据,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2021年12月。循证团队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并提取、汇总证据。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证据包括首次穿刺时机、穿刺前评估及准备、穿刺方法、穿刺成功判定、穿刺并发症处理、穿刺针拔出后按压、穿刺辅助设备、穿刺人员资质及培训8个方面,共25条证据。结论 血液净化医护人员需结合具体临床情境、证据的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及患者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证据,提高动静脉血管通路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素养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照顾活动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素养总分及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干预后经济支持意愿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4.
总结156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初期穿刺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穿刺前的内瘘评估、患者准备、物品准备;穿刺时遵循触摸和进针技巧;重视透析中护理和透析后拔针及按压,同时做好健康宣教。154例首次穿刺一次成功,成功率98.7%;2例进针后出现前臂皮下血肿,暂停1周后再次穿刺成功。154例患者在4周的初期使用期间均达到预期血流量和透析时间,无明显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真菌病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它不仅包括侵犯表皮角质层、毛发和甲板的浅部真菌感染,也包括侵犯真皮、皮下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深部真菌病。实验室检查是临床诊断真菌病的重要依据。因此,掌握正确的真菌检查法在真菌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真菌标本的检查目前仍以形态学为主,现将最常用的直接镜检法和真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阶段循环圈式教育培训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8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四阶段循环圈式教育培训;比较干预期间两组高钾血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本中心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便秘情况及程度,分析便秘的影响因素.结果 61.1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且以中度便秘为主.高龄、糖尿病、透析超滤量大、卧床时间长均是其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便秘,尤其在老年及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更为明显,且多为中重度便秘.透析前应进行评估与干预,避免因便秘造成超滤量设定高估而诱发透析低血压及其他心血管并发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MS)与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两者的关系。方法以浙江中北部(磐安县高二乡、海宁市永福村、海宁市许桥村、桐乡市路家园村)4个不同村落、118个村民小组内居住5年以上的18岁以上原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浙江省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乡村地区人口性别、年龄分布计算MS与CKD标化患病率,比较MS患者与未患MS居民基线特征、CKD患病情况。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627例居民中共筛查出MS患者218例,患病率为13.40%(95%CI:12.76~16.20);CKD患者202例,患病率为12.42%(95%CI:8.03~10.85)。MS患者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尿酸、空腹血糖、TG、TC均高于未患MS居民(均P<0.05),HDL-C低于未患MS居民(P<0.05),而年龄、血肌酐、LDL-C与未患MS居民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MS患者CKD患病率高于未患MS居民(22.02%vs10.93%,P<0.05)。结论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MS和CKD流行现状并不乐观,MS患者CKD患病率高于未患MS居民,开展CKD早期筛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尽早对MS进行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透导管与血路管连接端不同敷料覆盖法对血透导管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中心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临时和长期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上机后血透导管与血路管连接端给予碘伏纱布外加一次性无菌PE手套包裹;对照组则以无菌干纱布包裹;透析治疗结束后,对两组导管连接端均采样做细菌检测,比较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及其与血透导管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共培养细菌3株,观察组0株,对照组3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使用无菌纱布还是碘伏纱布,两种敷料覆盖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端在预防血透导管感染上无明显差异。预防血透导管感染的最佳方式是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同时加强导管连接端的护理,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受治疗时频繁的体外循环和反复穿刺,透析器、管道的复用,经常输血和接触血液制品而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笔者对81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