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病灶性癫痫(non-lesionalepilepsy,NLE)致痫灶功能定位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在术前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EEG、fMRI、PET等确定非病灶性致痫灶,采用显微痫灶切除、多处软脑膜下横切除术、胼胝体前部潜行切开术、选择性前颞叶切除术和联合手术以及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术等微创方式治疗37例NLE,随访复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37例NLE致痫灶定位情况EEG及PET阳性发现均为27例(72.97%),fMRI阳性30例(81.08%);其中三者均为阳性19例,三者中仅二者阳性12例,三者中仅一者阳性6例,除4例定位不一致外,余均确切定位。术后近期内1例出现一过性肢体肌力下降,余病例均无并发症。随访12~31个月,按Engle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判断,Ⅰ级24例(64.9%),Ⅱ级7例(18.9%),Ⅲ级4例(10.8%),Ⅳ级2例(5.4%),手术总有效率为94.6%。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各项评估及智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1例(83.78%)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结论术前联合应用EEG、fMRI、PET等对NLE致痫灶能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根据临床特点和术前定位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是治疗NLE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尾脊膜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詹书良,熊先骥,夏祥国,刘德琪患者,男,23岁。1985年4月20日旅行途中突然出现右臀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次日出现背及颈部疼痛,4日后出现头痛、呕吐,住当地医院,经颈侧方穿刺流出均匀血性脑脊液,诊断为SAH。经治疗25...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1岁。因"头痛3个月,复视1个月,左眼睑下垂7d"入院。检查:左眼睑下垂,左眼球内收、外展受限,可轻微向上、下活动,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4.5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无面瘫。头颅MRI示:左侧海绵窦区见不规则等T1、稍长T2混杂异常信号影,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病灶向内侧侵及蝶窦左侧。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显著变细,颅内段未见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动脉受压。术前诊断:左海绵窦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4 6岁。进行性头晕、头痛、视物模糊 2 年 ,于2 0 0 3年 2月 2 4日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 ,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 ,4mm ,光反射灵敏 ,左侧同向偏盲 ,眼底正常。四肢活动自如 ,病理征 (- )。头颅CT平扫及增强显示 :双侧顶枕区镰旁巨大肿瘤 ,增强密度均匀一致 ,边界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4 9岁。因双下肢麻木、脐以下皮肤感觉障碍、肌力下降5月 ,加重 3天住院。查体 :脊柱T10叩痛 (+) ,双下肢肌力Ⅳ级 ,脐以下浅感觉减退 ,膝、跟腱反射(+++) ,左踝阵挛 (+) ,左Babins ki征 (+) ,双侧跟膝胫试验 (+)。椎管造影示 :T10 下缘硬膜外占位 ,呈不全性梗阻。CT检查示 :T10 椎管内后壁偏右有一 15mm× 10mm× 8mm大小占位 ,密度高 ,呈骨性 ,边界清楚 ,向左前压迫硬膜囊及脊髓。术前诊断 :T10 椎管内生骨瘤。手术 :切除T10 全椎板及黄韧带 ,在黄韧带下方可见一骨性包块 ,大小约 15mm× 10mm× 8mm…  相似文献   
6.
枕骨大孔前和前侧方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神经外科 1986~ 1999年间手术切除该区肿瘤 6例 ,治疗效果良好 ,现总结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女 4例 ,男 2例 ,年龄 17~4 3岁。临床症状 :后枕部疼痛 5例 ,枕部麻木 1例 ,双下肢肌力下降 4例 ,单侧上肢肌力下降 2例 ,行走不稳4例 ,语言障碍 2例。神经系统检查 :双侧下肢肌力Ⅳ级 4例 ,单侧上肢肌力Ⅳ~Ⅴ级 2例 ,腱反射亢进 4例 ,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4例 ,单侧病理反射阳性 2例 ,颈部感觉减退 1例。辅助检查 :CT检查 3例 ,MRI3例 ,螺旋CT1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手术远外侧入…  相似文献   
7.
黄云华  杨福兵  陈礼刚  詹书良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9):1188-1191,1203
目的:探讨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异常与瘤周水肿、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和星形细胞瘤中AQP-4蛋白的表达,并进行脑水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AQP-4蛋白的表达较正常脑组织上调(P<0.05),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AQP-4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AQP-4蛋白的表达和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247,P<0.05)。结论:AQP-4在星形细胞瘤中的高表达与瘤周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肿瘤的级别增加,AQP-4表达的上调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1987年11月至2006年12月共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206例,均为病理确诊.其中男73例,女133例,年龄14~83岁,病程6天~20年,平均病程4.6年,其中垂体瘤卒中12例(5.8%),患者入院时即有脑脊液鼻漏4例(1.9%).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而占第三位,是颅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尽管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上的进展,脑动脉瘤预后大为改观,但是仍存在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3岁,因头外伤后头昏头痛10天,呕吐3次,于98年10月28日入院,人院查体:神情合作,GCS评分15分,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急诊差别颅CT报靠为:幕上及幕下多发血肿。入院后予止血,脱水,对症治疗,病情继续加重,复查头颅er报告为:颅内多发血肿瘤前增大。于11月8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后拟行颅窝血肿清除术,但术中未见血肿,O所示高密度区为肿瘤组织,呈灰褐色,质脆,边界不清,血供丰富。术后病检确诊为:葡母细胞瘤。术后患)L$情继续恶化,于10日后死亡。住院期间发现患儿左下腹一活动性包块,B超示:肠系膜上实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