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因素,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进而探讨GHb、hs-CRP、SUA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急性ICV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T2DM合并急性ICVD患者142例,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将一般情况及相关检查指标行χ2检验或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123例(86.62%),其中不稳定斑块82例(57.72%),稳定斑块41例(28.87%),无斑块组19例(13.38%);不稳定斑块组性别、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患者比例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年龄、高血压史、卒中史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GLU、GHb、hs-CRP、SU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Hb、hs-CRP、SUA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T2DM合并急性ICVD患者中,GHb、hs-CRP、SUA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发现GHb、hs-CRP、SUA控制不良的患者,弱化致动脉硬化因素,减缓斑块不稳定化进程,对T2DM合并急性ICVD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脑缺血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颈部血管彩超及TCD资料。结果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为19.1%、36.2%、42.5%、49.1%;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P<0.05);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侧支循环开放率分别为19.1%、36.2%、47.1%、67.9%;各组间侧支循环开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侧支循环的开放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306例脑出血患者予以同样的内科治疗,分为2组:A组为早期康复治疗组,在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48 h开始康复训练;B组为普通康复治疗组,在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障碍停止进展7 d且头颅CT提示脑出血处于吸收期开始康复训练。观察在康复过程中再次脑出血、心脏功能恶化、窒息、骨折发生率,评价康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30天和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 2组患者再出血、心功能恶化、窒息、骨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康复前、第7天和第14天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0天和3个月后Barthel指数比较,A组优于B组。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且能改善30 d后的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奥扎格雷钠针治疗前循环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80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腺苷葡胺和奥扎格雷钠针,在治疗前、治疗14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14d,采血行APTT、PT检查,以判断疗效和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2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奥扎格雷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且对凝血系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8例重症丘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手术28例,死亡3例,术后3个月进行Barthel氏ADL评定,极严重功能缺陷3例,严重功能缺陷5例,中度功能缺陷8例,轻度功能缺陷4例,生活自理5例。结论:通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丘脑出血,有效地降低颅内压,解除血肿对重要脑组织、神经中枢的压迫,达到抢救生命,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1998~ 2 0 0 0年 ,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加尿激酶引流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8例 ,并采用 Joseph神经病学评分量表[1 ] 进行细致的临床评定 ,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8例患者 ,男性 32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36岁 ,平均 5 6 .2岁 ,病程平均 (5 .12± 5 .2 8)天。血肿量与部位 :根据术前头颅 CT片 ,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 ,平均 (92± 38.6 )ml;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 32例 ,脑叶 14例 ,小脑 1例。其中血肿破入脑室 18例 ,脑中线移位 16例。神经功能评分 :于入院时 ,术后 1、3、7、14、2 1、2 8、35天及出院…  相似文献   
8.
9.
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病后又因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原因、需较长时间卧床,院内感染特别是获得性肺炎发生的机会多,可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并发癫痫25例临床分析赵春水裘丽红田艳萍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是经常遇到的急症,由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特别是常与中风发作相混淆,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收集1990年~1995年住院的25例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