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14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5例,女性63例,根据患者是否有脑梗死病史,分为梗死组和非梗死组。其中梗死组患者65例,非梗死组患者83例。利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位置及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和回声强度。结果梗死组患者27例IMT增厚,33例斑块形成,其IMT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例数均明显高于非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8,P0.001);梗死组患者IMT厚度、斑块大小以及回声强度均明显大于非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3、32.826、12.639;均P0.001);梗死组患者管腔狭窄程度超过50%的有29例,非梗死组管腔狭窄程度超过50%的有18例,梗死组患者的管腔狭窄程度明显比非梗死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3,P=0.003)。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性质与发生脑梗死密切相关,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行颈部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扫查,及时了解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于预防以及诊治脑梗死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88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患者出现侧支循环开放(侧支循环组),122例患者无侧支循环开放(无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比较,侧支循环组高血压比率显著增高,收缩压显著降低(均P0.05)。以侧支循环形成为因变量,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对不同病变部位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开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1,P=0.514);对初级、次级侧支循环建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P=0.580)。结论高血压对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弹力图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03—2017-08在我院内科住院并接受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的患者260例,应用颈动脉彩超测量并记录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 thickness,IMT)、斑块情况及血管狭窄程度,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32)、内膜增厚组(n=39)、斑块形成组(n=81)和管腔狭窄组(n=108)。分析比较4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K值、α角、MA值)、脑梗死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管腔狭窄组的R值、K值明显降低,α角、MA值明显升高(均P0.05),且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加重,R值、K值逐渐下降,α角、MA值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脑梗死发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评估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EA)后再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CEA治疗的272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采用三维超声定量检测术前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GSM)、总体积(TPV)、GSM/TPV和最大横截面积,以及手术前后残余管腔面积。术后随访6~53个月,中位时间28.5个月,超声或CTA显示残余管腔面积小于术后50%定义为术后再狭窄。结果 272例中,术后发生再狭窄25例[再狭窄组;9.19%(25/272)];再狭窄程度55~89%,平均(74.6±10.3)%。247例未发生再狭窄(未狭窄组)。与未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术前GSM明显降低(P<0.05),术后残余管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两组术前TPV、GSM/TPV、最大横截面积和术前残余管腔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SM和术后残余管腔面积判断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95%置信区间0.798~0.967;P<0.05)、0.866(95%置信区间0.802~0.946;P<0.0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6.8、139.7 mm2。术前GSM≤36.8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和76.8%。术后残余管腔面积≤139.7 mm2预测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9%和80.5%。结论 CEA治疗单发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狭窄仍有一定的再狭窄率;三维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多个参数对评估术后再狭窄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GSM和术后残余管腔面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临床类型的关系,判断超声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6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按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单发和多发脑梗死组,按临床发病情况分为首发和复发脑梗死组,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脑梗死组。结果①多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56/61)高于单发性脑梗死组(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51,P<0.05),多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严重于单发性脑梗死组(χ2=4.4103,P=0.04<0.05)。②复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首发性脑梗死组(χ2=9.6317,P=0.002<0.01),复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严重程度高于首发脑梗死组(χ2=4.5955,P=0.0320<0.05)。③中、重型脑梗死组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略高于轻型脑梗死组,中、重型脑梗死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略严重于轻型脑梗死组。结论①多发脑梗死和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高,狭窄程度严重。②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狭窄程度与多发性脑梗死和复发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及CT成像检查在颈动脉斑块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9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共554例,先予颈动脉彩超检查以发现颈动脉斑块伴管腔狭窄患者,其中15例患者予颈血管CTA(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共发现斑块25处,CTA检查共发现斑块19处,两者差异显著(P<0.05);超声检查所见的斑块大小平均35.35 cm2,CTA检查所见的斑块大小平均24.48 cm2,两者差异显著(P<0.05);超声检查的管腔平均狭窄率为66.02%,CTA检查的管腔平均狭窄率为70.73%,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检查便于发现斑块,能更方便地发现斑块及其大小和斑块的性质,更易于检测中内膜厚度,可用于颈动脉斑块的筛查,而CTA检查更易于显示斑块的钙化程度和管腔的狭窄程度,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一过性黑朦(amaurosis fugax,AmF)患者临床及颈动脉狭窄的特点,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对34例一过性黑朦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彩色多普照勒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颈动脉硬化、狭窄及眼动脉血流方向情况。结果34例AmF患者中有25例(73.5%)以AmF为首发症状,29例(85.3%)为单眼AmF发作,左右两眼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0.6%的患者在AmF发作后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超声检查显示AmF患者患侧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发生率(82.4%)高于对侧(29.4%,P〈0.05)。颈动脉重度以上狭窄占91.2%,患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27例,79.4%)明显高于对侧(10例,29.4%,P〈0.05)。TCD检查显示眼动脉侧支开放14例,无眼动脉侧支20例。眼动脉侧支开放组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92.9%)与侧支未开放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70.0%)无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OR0.38,95%CI0.07-0.69,P=0.02〈0.05)和颈动脉严重狭窄(OR0.33,95%CI0.08-0.58,P=0.01〈0.05)是AmF发作后近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F往往提示颈内动脉存在严重狭窄,严重的颈内动脉狭窄是引起AmF的主要原因。伴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及颈动脉严重狭窄的AmF患者近期容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内膜正常组、增厚组及斑块组,并按其颈部斑块性质分为强回声组、混合回声组及低回声组,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脑梗死各亚组间血清MCP-1、VE-cadherin的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高于对照组;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较内膜正常组及内膜增厚组高;且以低回声斑块组升高明显.结论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低回声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天津市城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以为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启示。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市4个城市社区956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筛查,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部位、大小,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血流频谱特征。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结果 (1)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71.55%(684/956),且男性高于女性(79.08%对65.87%;χ2=20.067,P=0.000)。(2)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斑块形成最常见,占81.58%(558/684),其次为内.中膜增厚(13.01%,89/684),中至重度狭窄或闭塞少见(5.41%,37/684),其中男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比例低于女性(7.08%对18.38%;χ2=19.269,P=0.000)、斑块形成比例高于女性(86.46%对77.16%;χ2=9.824,P=0.002)。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中位评分为1.79分,且男性高于女性[1.98(0.70,3.26)分对1.52(0.20,2.84)分;Z=2.304,P=0.042]。颈动脉斑块最多见于颈动脉球部(36.61%),其次为锁骨下动脉(22.18%)。颈动脉狭窄表现为颈内动脉狭窄(30名)、椎动脉狭窄(4名)、椎动脉闭塞(3名),其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0名。(3)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χ2=212.067,P=0.000),其中70岁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高于≥70岁者(10.68%对6.03%;χ2=5.101,P=0.024),≥60岁者颈动脉斑块(72.26%对28.99%;χ2=64.850,P=0.000)和中至重度狭窄或闭塞(5.24%对0.98%;χ2=10.174,P=0.001)检出率均高于60岁者。结论天津市城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较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颈部血管超声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简便无创、准确可靠,是脑卒中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单侧前循环急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探讨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长轴和短轴观察并记录颈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及纤维帽完整性,以及单侧颈动脉低、中等和强回声斑块数目,判断狭窄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粥样硬化斑块215个,共77例患者发现纤维帽不完整,72例存在低回声斑块,仅5例检出中等回声斑块(χ2=37.703,P=0.000)。其中患侧纤维帽不完整者46例、健侧31例(χ2=5.291,P=0.021);患侧检出低回声斑块者56例、健侧44例(χ2=0.168,P=0.682)。共计发现颈动脉狭窄15例,均为低回声斑块所致,分别发生于颈内动脉起始部(10例)、颈动脉分叉部(4例)、颈外动脉(1例),以颈动脉分叉部(8.16%,4/49)与颈内动脉起始部(27.03%,10/37)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0.048)。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与脑卒中关系密切。纤维帽不完整的粥样硬化斑块以低回声斑块为主,通过超声波评价斑块回声及其表面纤维帽完整性,可以判断斑块稳定性,而观察斑块纤维帽完整性较单纯评价斑块回声特点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检查方法,分析单侧颈动脉阻塞性病变时侧支循环的募集特征。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1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科DSA检查患者336例,观察每位患者的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程度、Willis环组成及其他侧支循环出现情况。结果 (1)颈动脉狭窄程度与COW各段的完整性均不相关。(2)颈动脉狭窄率≤85%者均未见有代偿侧支。颈动脉86%~99%狭窄者85.7%患者代偿侧支有ACOA和PCA经软脑膜动脉通路,未见PCOA和OA通路;闭塞组则4条通路都有开放,最多是ACOA通路(92.3%),其次是PCA和OA通路(46.2%)。就代偿程度而言,ACOA通路代偿较充分,级别较高。(3)相关分析显示,各代偿通路开放与否及代偿程度均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其中ACOA通路、总的侧支通路数和代偿级别与之重度相关。结论 Willis环各段不因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发展而改变;侧支循环只出现于颈动脉≥86%狭窄者,各侧支通路开放与否及侧支代偿程度均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单侧颈动脉狭窄后,ACOA是最重要的侧支通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3—2017-03在咸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收集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利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并记录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形态、管腔狭窄程度。结果脑梗死患者中22例IMT增厚,IMT平均厚度(1.06±0.86)mm,2组IMT增厚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中34例斑块形成,其中不稳定斑块19例,研究组斑块形成及不稳定斑块发生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18例出现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而对照组只有7例出现管腔中重度狭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显著增厚、存在不稳定斑块及中重度狭窄的患者更易出现脑梗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邵阳市居民脑卒中筛查高危人群颈动脉彩超结果与年龄、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该地区建立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邵阳市常住居民4200例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628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邵阳市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628例调查者中检出颈动脉内膜增厚265例(42.19%),颈动脉斑块形成125例(19.90%),颈动脉狭窄38例(6.05%),同时检测出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28例(4.46%)。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疾病组相比,非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是邵阳市居民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积极开展颈动脉彩超检查,对该地区的脑血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5—2012-02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IMT值<1.0mm为正常,IMT 1.0~1.2mm内膜增厚,>1.2~1.4mm为斑块形成,IMT>1.4mm为颈动脉狭窄。低回声为软斑块即易损斑块,强回声为硬斑块。检测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共6个部位。入选标准:(1)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有软斑块;(2)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78例ACI患者(ACI组)和34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C组)进行血清YKL-40水平检测;并对ACI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YKL-40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01) 共有74例(94.9%) ACI患者存在颈动脉IMT异常.其中,管腔狭窄组(颈动脉IMT> 1.4 mm)的血清YKL-40水平明显高于斑块形成组(IMT 1.2 ~1.4 mm)及内膜增厚组(IMT 1.0~1.1 mm)(均P<0.05);而斑块形成组与内膜增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64例患者(82.1%)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40例,稳定斑块24例),12例患者(15.4%)表现为颈动脉内膜粗糙.其中,不稳定斑块组血清YKL-40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和内膜粗糙组(均P<0.01);而稳定斑块组与内膜粗糙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I患者血清YKL-40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 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 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评估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2014年6 月-2015年9月经DSA诊断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或闭塞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出现与责任血管 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分为症状性狭窄组98例和无症状性狭窄组39例,收 集所有患者DSA检查结果,记录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将患者侧支循环状态按以下情况进行分类: ①侧支循环开放数量:分为未出现侧支和出现侧支组;根据侧支出现数量多少,分为出现侧支数<2 和出现侧支数≥2两组。②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 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软脑膜吻合支 (leptomeningeal anastomoses,LMA)。③组合侧支开放情况:组合侧支按两种分类,一种根据Willis环开 放情况,一种根据是否出现二级侧支循环,分析组合侧支循环状态与两组间的关系。 结果 共137例患者,年龄范围34~82岁,平均(59.7±10.5)岁,其中男性97例(70.8%),所有患者 出现侧支循环者94例(68.6%),出现功能完整Willis环、ACoA、PCoA、OA、LMA的概率分别为14.6%、 58.5%、46.8%、43.6%、48.9%。无症状组39例,33例(84.6%)侧支循环开放;症状组98例,61例 (62.2%)侧支循环开放,无症状组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症状组[84.6% vs 62.2%,P =0.011,优势比 (odds ratio,OR)=3.336],无症状组侧支数量≥2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症状组(64.1% vs 38.3%, P =0.007,OR =2.820),无症状组功能完整Willis环者显著高于症状组(36.4% vs 13.1%,P =0.009, OR =3.786)。 结论 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无症状的患者有更丰 富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及更完整Willis环,Willis环在侧支循环代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70%)患者后交通支开放与否与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对160例经血管造影证实颈动脉动脉狭窄(≥70%)并行外科治疗(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术)的患者分为后交通支开放组与后交通支未开放组,术前及术后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测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后交通支开放组椎动脉起始段局部流速术前(后交通支开放)明显高于术后(后交通支关闭)。后交通支关闭前后椎动脉起始段峰值流速(PSV)与舒张末流速(EDV)分别为100.76±74.84cm/s、81.54±54.29 cm/s(P=0.000);后交通支开放患者占50%(80/160),其中椎动脉起始段存在狭窄支数占45.6%(73/160),后交通支未开放患者占50%(80/160),其中椎动脉起始段存在狭窄支数占28.1%(45/16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2)。结论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后交通支开放患者,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A(MSCTA)对颈动脉斑块表面形态特征、构成成分、性质、"餐巾环征"和颈动脉重构指数(RI)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经MSCTA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共237例计390支颈动脉,其中发生脑缺血事件者136例(212支颈动脉)、未发生脑缺血事件者101例(178支颈动脉),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计算颈动脉狭窄率并判断狭窄程度,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等后处理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部位(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类型(脂肪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性斑块,以及溃疡型和非溃疡型斑块)、颈动脉重构指数和"餐巾环征"。结果脑缺血事件组患者颈动脉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比例高于无脑缺血事件组[44.81%(95/212)对21.91%(39/178);χ~2=22.501,P=0.000]。脑缺血事件组共检出颈动脉斑块206个、无脑缺血事件组检出209个,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部[45.63%(94/206)对47.37%(99/209);χ~2=0.136,P=0.934];脑缺血事件组脂肪斑块[38.83%(80/206)对23.44%(49/209)]和以脂肪成分为主的混合性斑块[34.95%(72/206)对12.92%(27/209)]所占比例(χ~2=64.749,P=0.000),溃疡型斑块比例[8.74%(18/206)对2.87%(6/209);χ~2=6.554,P=0.001],以及"餐巾环征"阳性率[12.62%(26/206)对2.87%(6/209);χ~2=10.161,P=0.001]均高于无脑缺血事件组。脑缺血事件组颈动脉重构指数亦高于无脑缺血事件组(1.13±0.11对1.04±0.12;t=2.254,P=0.028)。结论颈动脉脂肪斑块、以脂肪成分为主的混合性斑块、溃疡型斑块,以及MSCTA所显示的"餐巾环征",均使临床脑缺血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MSCTA作为一种在体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准确显示并分析斑块形态特征和性质,对斑块易损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损伤因子ACA、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及ACA与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进行探查,并与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hsCRP及ACA水平。结果①颈动脉斑块各亚组血清hsCR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01,P=0.046);无论斑块是否稳定,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血清hsCRP水平越高(P=0.000,P=0.001);②颈动脉斑块各组血清ACA-Ig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ACA-IgG高于稳定斑块组(P=0.024);无论斑块是否稳定,血清ACA-IgG水平与管腔狭窄程度无关(P=0.884,P=0.757);血清ACA-IgA、ACA-IgM在各亚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血清hsCRP与ACA-IgG有相关性(r=0.238,P=0.011)而与ACA-IgA、ACA-IgM无相关性。结论hsCRP不仅是反映炎症的指标,同时还可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和病变程度,hsCRP与ACA均为颈动脉病变的敏感指标和预测指标,hsCRP和ACA-IgG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检测hsCRP、ACA水平将有助于了解斑块的活动及转归,为颈动脉斑块的早期干预和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背景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病因尚不明确。通过对中青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探讨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分别测量186例诊断明确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舒张末期颈总动脉远端、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近端内中膜厚度;以1.00mm≤IMT<1.20mm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存在突入血管腔回声结构或突入血管腔血流异常缺损或局部IMT≥1.20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分析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内中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内中膜厚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923,P=0.000;r=0.955,P=0.008)。结论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在不伴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腔隙性脑梗死首次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