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1.
阿托品试验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阿托品试验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对7例呼吸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心跳恢复用呼吸机维持的病人,当GCS评分<5分开始,每隔6小时作阿托品试验、脑子反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并连续心电图、血压、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5例脑死亡,阿托品试验都明性;深昏迷时阿托品试验都阳性。脑死亡时阿托品试验增加心率次数与深昏迷时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01)。提示每隔6小时作阿托品试验,连续2次阴性结果可作为脑死亡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随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173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173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1年随访。观察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3.6%例发生冠心病(其中有心肌梗死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0.6%(RR为3.0,95%CI:0.4-5.5,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4.1%例发生脑卒中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6%(RR为3.5,95%CI:0.7-6.4,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有7.7%例发生冠心病及脑卒中明显高于对照组1.2%(RR为6.4,95%CI:2.7-10.1,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或左室乳头肌破裂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两者都有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临床鉴别常有困难。室间隔穿孔时突然发生肺部的再循环,乳头肌破裂时突然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因而都可发生循环衰竭。为探讨两者的鉴别,作者搜集了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破裂共98例加以分析,其中90例破裂仅限于一处,例如左室游离壁、室间隔或乳头肌(孤立性穿破),另8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与再发脑卒中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关系,寻找脑卒中病人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医疗单位随机收集2000-12~2002-06共200例脑梗死病人,100例脑出血病人,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300例未患脑卒中的健康人或医院内与脑血管病无关的病人作对照,进行血压检测,并随访1年。观察脑卒中再发与高血压情况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病人组1年随访再发脑卒中30例(10·34%)。对照组有1例脑梗死发生(0·3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高血压病人数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人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发脑梗死者有90%、再发脑出血者有100%病人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对脑卒中病人的1年随访发现,脑卒中的再发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关系,寻找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收集200例脑梗死患者、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1年血压水平检测随访。观察脑卒中再发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原发性高血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脉压差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5)。脑卒中高血压组1年随访结果,再发脑卒中28例(13.86%)。脑卒中非高血压组有2例再发脑梗死发生(2.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5.71%再发脑梗死者、100%再发脑溢血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的1年随访发现脑卒中的再发与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动脉硬化患者,结合膜显示有微血管病变,包括:静脉增宽及纡曲;小静脉膨胀、扭转、囊状、扩张;毛细血管纡曲、延长;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出现微小静脉瘤;小动脉变细,有时管径不规则,最后失去其半透明性。这些形态异常伴有微血管中血液表现的改变。正常时,血液有形成份浮悬在血浆中,血细胞及血小板无集聚现象,血流相当规则,快而无阻地通过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当有微血管病变时,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集聚,严重时粘连的红细胞可形成“车箱状”,中间隔着含有透明血浆的血管节段;血细胞集聚,阻碍血流流通,尤其是在分叉处。血流减慢,可呈不规则蠕动或血流停滞;血管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与再发脑卒中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研究高血压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关系,寻找脑卒中病人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医疗单位随机收集2000—12~2002—06共200例脑梗死病人,100例脑出血病人,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300例未患脑卒中的健康人或医院内与脑血管病无关的病人作对照,进行血压检测,并随访1年。观察脑卒中再发与高血压情况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病人组1年随访再发脑卒中30例(10.34%)。对照组有1例脑梗死发生(0.3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高血压病人数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人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发脑梗死者有90%、再发脑出血者有100%病人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 对脑卒中病人的1年随访发现,脑卒中的再发与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武汉地区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人群中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武汉市地区,随机收集200例脑梗死病人,100例脑出血病人,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300例对照人群。选取可能与脑卒中有关的危险因素204项,如:职业、劳动强度、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体育锻练、性格情绪、盐的摄入量、吸烟、糖尿病、体重、血脂情况等,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武汉地区脑卒中发病与职业(P=0.0025)、劳动强度(P=0.0751)、高血压病(P=0.0333)、冠心病(P=0.0030)、饮酒量(P=0.0051)、体育锻炼(P=0.0005)、性格情绪(P=0.0112)、盐的摄入量(P=0.0269)、心率(P=0.0004)相关。结论职业、劳动强度、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量、周体育锻炼、性格情绪、盐摄入量、心率为武汉地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后颅窝手术硬脑膜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后颅窝手术中硬脑膜重建的材料和方法。方法收集248例后颅窝择期手术病人,总结了硬脑膜重建材料和方法:硬脑膜直接缝合67例:丝线间断缝合26例,Prolene无损伤不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41例。修补缝合181例:用筋膜及Prolene无损伤缝线连续缝合修补116例,人工硬脑膜经线修补65例。结果病人均恢复良好,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漏3例,无假性脑膜脑膨出。。Prolene线缝合的术后粘连轻。结论后颅窝硬脑膜缝合密闭是重要的手术环节,减少了脑脊液漏的并发症。缝合修补的方式多种多样,预后差异不明显,采用Prolene线术后粘连较轻,局部颈肌筋膜修补比较经济,连续缝合更符合密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