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儿童体内化学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根据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20年的监测资料,将西安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按照改水年限1~、5~、10~及≥15年进行分层,每层抽取2个病区自然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择7~13岁学龄期儿童为调查对象,检查氟斑牙患病情况;并采集血样,检测血清中14种化学元素(钙、铁、镁、铜、锌、碘、硒、铅、砷、镉、铬、氟、汞、镍)含量。分析不同改水年限以及不同氟斑牙患病情况儿童体内化学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改水年限的病区村(1~、5~、10~及≥15年)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51.40%(55/107)、16.92%(11/65)、16.67%(17/102)和5.08%(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44,P<0.05)。不同改水年限儿童体内血清钙、铜、铁、镁、锌、碘、硒、铅、砷、铬、氟、镍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氟斑牙儿童体内铁、锌、镍含量均低于正常儿童(P均<0.05),氟斑牙儿童体内氟含量高于正常儿童(P<0.05)。氟斑牙儿童与正常儿童体内的其余化学元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水年限≥15年的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最低,改水降氟可减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病区儿童存在部分化学元素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双免疫表型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双免疫表型与治疗相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重要性。方法自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进入XH 99治疗方案的所有新诊治的急性白血病(AL)患儿,诊断采用MICM分型诊断,治疗分别按AML XH 99、ALL XH 99危险度分类标准进行分层治疗。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根据免疫表型结果将患儿分为4组,伴有/无髄系相关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My-ALL)以及伴有/无淋系相关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系白血病(Ly+AML/Ly-AML)。生存分析采用Kaplan Meier方法;生存率之间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临床及生物学特征与治疗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双尾)。结果①174例提供免疫分型的ALL患儿中,My+ALL患儿34例,占19.54%,其与My-ALL组患儿除在B ALL组患儿达缓解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它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61.76±8.33)%与(68.03±5.55)%\],log rank检验两组患儿5年EFS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6)。②74例提供免疫分型结果的AML患儿中,Ly+AML患儿18例,占24.32%,其与Ly-AML组患儿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5年EFS率分别为\[(39.82±13.59)%与(51.29±9.70)%\],log rank检验两组患儿5年EFS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64)。结论双免疫表型对儿童白血病预后无明显影响,可用同样现行的化疗方案治疗这部分患儿。  相似文献   
3.
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是最早被发现的哺乳动物的转录因子之一。AP-1属多基因家族,其活性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同时,AP-1作为一种重要的核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活化的AP-1可参与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恶性肿瘤。近年来对于AP-1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其在妇产科相关疾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AP-1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了解氟病区水氟含量与8~12岁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患病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和提高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西安市20个不同水氟含量的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监测点8~12岁全部在校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患病情况.结果 20个监测点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22.71%,儿童氟斑牙的患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随着水氟含量的增加而上升(x2=171.37,P<0.01),水氟含量1.0~<1.5和≥1.5 mg/L 2个组氟斑牙患病率均超过30%,最高达到了50%.929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28.20%,龋患率随着水氟含量的升高而降低(x2=36.24,P<0.01).水氟含量<0.2 mg/L组龋患率高于其他4个组(P<0.05).在性别分布上,男、女生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P>0.05),女生龋齿患病率高于男生(x2=6.82,P<0.05).结论 预防氟斑牙和龋齿流行适宜的水氟范围为0.2~1.0 mg/L,在监测儿童氟斑牙病情的同时应密切关注龋齿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安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变化趋势,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西安市9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选择17个病区村,调查改水降氟工程运行情况并测定水氟浓度;选择病区村8~12岁全部在校儿童,调查氟斑牙患病情况并检测尿氟浓度。结果显示,17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已全部改水且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水氟范围为0.16~1.67mg/L,均值最高为1.65 mg/L;饮水氟浓度合格15个村(占88.24%)。共调查8~12岁儿童675名,氟斑牙检出率为20.44%(138/675),氟斑牙指数0.40;检测儿童尿样503份,几何均数1.46 mg/L;水氟浓度超标村的氟斑牙检出率及尿氟浓度均显著高于水氟浓度合格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西安市氟病区水氟超标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尿氟浓度仍较高,今后应持续开展监测,关注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董璐 《妇幼护理》2023,3(6):1334-1336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产生腹胀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式分娩的产妇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 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恢复情况、腹胀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和 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的产妇护理中,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腹胀发生,促进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72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疗效。方法72例患儿中30例慢性再障,42例急性再障。慢性再障给予安雄、CsA治疗,急性再障给予安雄、CsA、大剂量丙种球蛋白、ATG治疗,其中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72例再障患儿中慢性再障组和急性再障组在性别和发病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30例慢性再障病人中17例进步或治愈,11例无效或进展,无死亡病例;42例急性再障病人中14例进步或治愈,20例无效或进展,7例死亡,两组病人达进步或治愈者均无复发病例,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56.67%vs33.33%P<0.05),两组病人总的生存率统计学上有差异(100%vs83.33%P<0.05)。两组出现疗效的时间无差异(P>0.05),而在中位输血时间间隔上,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在42例急性再障病人中,28例接受ATG治疗,14例未接受ATG治疗,ATG组中有11例出现进步或治愈,未接受ATG组中仅3例出现疗效,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42.13%vs21.43%P<0.05),72例再障病人中有3例转变为AML(分别为M2,M3,M5),2例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治愈。结论慢性再障治疗疗效及生存率明显高于急性再障,而联合免疫治疗是治疗急性再障除了骨髓移植外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慢传输型便秘72例针灸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讨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效果,通过结肠传输试验等检测方法,筛选出慢传输型便秘102例,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服麻仁润肠丸。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69.4%,对照组26.7%,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消失时间和复发时间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针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肾脏恶性肿瘤是儿童常见的并可治愈的恶性疾病,本文总结了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治疗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评估“WT-99”方案的耐受性和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7月,我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治的肾脏恶性肿瘤患儿42例,按病理类型分成FH组、UFH组和肾肉瘤组,采用“WT-99”方案、采取联合治疗的模式、并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期分治。结果至2005年11月1日,35/42例存活(83.3%)并在随访中,3例患儿在缓解期失访,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范围4~85个月)。FH组和肾肉瘤组的5年EFS分别为(87.10±7.24)%(n=32)和(83.33±15.21)%(n=7);UFH组4年EFS为(66.67±27.22)%(n=3)。共5例复发,1例再治后获第二次缓解,2例复发后未治失访,2例死于疾病进展。本组病例无治疗相关性死亡,亦无严重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WT-99”方案可有效治疗儿童肾脏恶性肿瘤,并且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贺莉  董璐  曹茜  王世鑫  乔辉  王文红  倪文玺  焦振山 《天津医药》2006,34(9):647-648,67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新型的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其他的脏器功能衰竭。临床治疗上在抗感染的同时合并应用激素治疗。目前SARS康复者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笔者应用MRI对90例临床治疗后SARS康复者的髋关节进行了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