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频电刺激心室主动脉根部神经节丛(ganglionated plexi,GP)对肺静脉源性房颤(AF)诱发率的影响。方法 20只犬分别测量基础状态下,高频和低频电刺激主动脉根部GP时的心房有效不应期和肺静脉有效不应期。分别在基础状态下,高频和低频电刺激主动脉根部GP时,自肺静脉远端以程序刺激诱发AF和AF诱发率的变化。结果 高频电刺激主动脉根部GP 明显缩短心房的肺静脉的有效不应期,增加AF的诱发率。而低频电刺激使心房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呈延长趋势,并降低AF诱发率。结论 低频电刺激主动脉根部GP降低自主神经介导的AF诱发率。  相似文献   
2.
音乐不仅能够改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改变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欢快的音乐能显著地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水平,该效果优于口服咪达唑仑.更有效的镇静效果以及更少的副作用,使得欢快的术前音乐成为继咪达唑仑之后另一有效的术前镇静方式.对行心脏外科手术后卧床休息的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以及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患者,给予"音乐处方"可使患者受益明显:卧床休息30min后、聆听音乐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较非聆听音乐组明显降低(484.4 vs 618.8mmol/L,P<0.05).声乐作品及管弦乐与心血管或呼吸系统间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均衡性乐曲(P<0.05).古典音乐和冥想类音乐可以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尤其是巴赫、莫扎特及意大利作曲家的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在神经系统。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心脏内在神经系统是否能独立诱发房颤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旨在观察心脏内在神经系统在房颤诱发中的独立作用。方法:采用10只实验用犬,建立Langenfro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在基础状态下,刺激心脏神经节丛时,分别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以及房颤诱发率。结果:刺激心脏神经节丛能够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基线:(129±11)ms;刺激:(105±17)ms;P<0.05),以及缩短肺静脉有效不应期(基线:(136±12)ms;刺激:(112±14)ms;P<0.05)。同时能显著增加房颤的诱发率(基线:7%;刺激:93%;P<0.05)。结论:在完全去除心脏外在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心脏内在神经系统张力增高,能够独立诱发房颤。心脏内在神经系统组成的局部环路在房颤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两微一翻"(基于微信平台和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结合应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心内科心电图实习带教过程中的实践价值和教学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轮转实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0例学生进入以病例为基础的"两微一翻"教学改革组,另外22例学生接受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即传统教学组。采用理论考核和学生反馈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评估教学效果。 结果教学改革组学生的客观考核成绩,特别是心电图判读成绩(25.8±3.7)分、病例分析成绩(34.3±2.7)分和总成绩(84.3±6.1)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23.0±3.8)分,(31.7±3.3)分,(77.4±7.2)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81,3.33;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在学习兴趣提高程度、心电图知识判读能力、教师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师教学形式满意度、课前课后的自学能力、课中病例讨论的参与度以及对今后临床工作的促进作用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以病例为基础的"两微一翻"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心电图的判读能力,也提高了其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明确的优势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