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钙剂防治骨质疏松症时不包忽视雌激素和体育煅炼的作用。选用何种钙盐,应视其生物利用度而定。此外还应考虑到患者是否有胃酸缺乏或肾型高尿钙等情况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Sysmex CS2000i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CS2000i仪")的性能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标准对CS2000i仪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生物参考区间、携带污染率评价,同时用CS2000i仪与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5份临床标本,并进行比较。结果 CS2000i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主要参数的批内、日间不精密度变异系数、携带污染、准确度、线性等均符合该室质量目标。结论 CS2000i仪各方面性能良好,检测结果可用于临床诊治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筛选具有较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作用的中药。【方法】收集近15年关于乳腺癌中医治疗的有效文献,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确定高频中药,制备其含药血清,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分别观察各高频中药含药血清作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B-MB-231)12、24 h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筛选出的高频使用中药为川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牛膝。这5种中药的含药血清对MDB-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牛膝对MDB-MB-231细胞迁移能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蒲公英、川芎、白花蛇舌草对MDB-MB-231细胞侵袭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的高频中药川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牛膝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第六医院2010年-2012年诊治的60例急性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对照A组)15例、纳洛酮治疗组(对照B组)15例和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组(实验组)30例。各组均治疗7 d,对其治疗前后血氨浓度、肝功能(AST、TBIL)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同时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A组和对照B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相比,其血氨及AST、TBI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63.33%,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适用于广州地区肝脏纤维化患者的非侵入性诊断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行肝穿检查病例354例,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包括透明质酸( HA)、Ⅲ型胶原N端肽( PⅢNP)、层粘连蛋白(LN)、CⅣ型胶原(C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胺转氨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腺苷脱氨酶(ADA)、碱性磷酸酶(ALP)、载脂蛋白A1(APO A1)、尿素(U-REA)及血小板( Plt)。对血清学指标与病理诊断之间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诊断模型。另收集病例进行验证。结果(1)建立模型与既往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型组的预测模式更加符合疾病动态变化的自然过程,可预测具体纤维化分期,模型组为:①ln( p1/1-p1)=12.445+0.061×LN-0.011×CⅣ-0.313×Alb+0.313× ADA-0.011×Plt;②ln( p2/1-p2)=6.443+0.098×PⅢNP-0.002×CⅣ+0.014×GGT-0.161×Alb+0.148× ADA-0.01×Plt;③ln( p3/1-p3)=-0.215+0.022×HA+0.113×PⅢNP-0.004×AST-0.011×Alb+0.015× ALP-0.017×Plt;④ln( p4/1-p4)=0.394+0.011×HA+0.002×CⅣ-0.012×Alb+0.013×ALP-0.02×Plt。(2)69例验证病例与病理学结果完全一致病例数为19例,考虑病理学诊断中可接受正负一个等级诊断结论,69例验证病例中可接受病例数为45例。结论应用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纤维化患者的穿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邦亭体内外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对与FIB合成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随机选取50份健康体检者混合血浆充分混匀后,随机平均分为7组,加入不同水平稀释的邦亭注射液后置于37℃温箱孵育,每12h检测FIB水平;动物实验选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各组按剂量腹腔注射邦亭3周后处死,分别检测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IB和IL-6水平。结果邦亭在体外有很强的降低FIB的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邦亭长时间小剂量使用,可降低小鼠体内的FIB水平,但对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PT、凝血酶时间(TT)并无明显影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的FIB、IL-6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的APTT轻微延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邦亭体内外均有较强的降低FIB的作用,临床长期用药时应密切检测患者的FIB水平,邦亭体内不仅直接分解FIB,可能还影响FIB合成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其具体机制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苑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744-574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AT)受体拮抗剂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肌缺血及其相关事件的影响。方法:将87例AMI后患者随机分为43例服用缬沙坦治疗组和44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于出院前、出院后3、6、12个月行Hotter心肌缺血总负荷检测(TIB),并观察缺血相关事件。结果:于出院后1 a,治疗组TIB及缺血相关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出院后前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AT受体拮抗剂对AMI后患者具有长期的抗缺血和减少缺血事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6年间急诊科收治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29例患者归入A组,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36例患者归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率、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并对所有病人进行影响死亡率的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别,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7%和3.3%(P<0.05)、65.2%和41.7%(P<0.05);对所有病人进行的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表明,APACHEⅡ≥30分、机械通气时PEEP水平≥10 cmH_2O、及未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病人预后不良的指标。结论:随着对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综合救治方法的不断改进,ARDS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发病事有增高的趋势;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参数、及早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为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的社区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病足在内、外有害因素的干扰和作用下,人的大脑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精神活动紊乱与失调,出现的一切影响精神状态的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思想混乱、情感反常、意气消沉、幻想、妄想等.诸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的病因未明确,目前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根治,因此停药后就有复发的可能.由于精神病需要长期服药.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肇事率,在患者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的情况下,社区治疗与护理就是其必然的选择.这样精神病的社区治疗与护理也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精神病的社区护理由护士或在护士的指导下由其家人或监护小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