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常德市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常德市多中心卒中登记研究项目自2011年1月至12月登记的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338例中首次发病的35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年龄段分为7组(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对各年龄段组性别比例、发病率,各年龄段脑梗死TOAST分型分布特征、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分布特征和出血性脑卒中类型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3594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864例(24.0%),缺血性脑卒中2730例(76.0%).(1)各年龄段组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组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基本一致,发病高峰皆为60岁及以上.(2)大血管源性和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其他分型明显高.40~80岁为大血管源性和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心源性、其他病因、不明病因脑梗死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3)各年龄段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基本上以颈动脉系统为主.(4)各年龄段基本上都是以基底核区出血为主要的出血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集中于30~60岁年龄段,而脑出血则集中在40~80岁年龄段. 结论 常德市区域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类型分布上与国内外已有研究基本一致,但单一脑卒中危险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3.
中枢髓鞘溶解症是一种由于快速纠正慢性低钠血症后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脱髓鞘疾病.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xtrapontine myelinolysis,EPM).  相似文献   
4.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寻求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54例简单随机分为微创血肿腑吸术组、微创血肿引流术组和内科治疗组。根据配对条件对204例患者按1∶1配对研究,分别行微创血肿碎吸术和内科治疗。微创血肿碎吸术中50例患者与50例微创血肿引流术患者对比。微创血肿碎吸术组和微创血肿引流术组根据头部CT显示血肿的不同情况进行穿刺手术。内科治疗组以药物治疗为主。结果微创血肿碎吸术组和内科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IS)别是17.53±12.33与32.76±9.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创血肿碎吸术组和微创血肿引流术组患者治疗后CNIS分别是16.38±11.25与25.39±10.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ADL1-2级、ADL3-4级、ADL5级,微创血肿碎吸术和内科治疗对照组及微创血肿碎吸术和微创血肿引流术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病死率两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临床观察及随访表明微创血肿碎吸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及微创血肿引流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干预措施对土家族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健康教育、药物干预等方法对干预前后1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空腹血糖、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同型半胱氨酸、用药依从性、颈动脉斑块等脑卒中高危因素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356名研究对象中,干预1年前后结果显示,血糖、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同型半胱氨酸、用药依从性、颈动脉斑块等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积极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7.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McCully于1969年对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死者尸检中发现早期广泛的动脉硬化和动脉栓塞,首次报道并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假说。多年来,人们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进行了广泛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新的检验技术出现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很多研究证实Hcy代谢异常导致的HHcy与脑血管疾病有关,对其致病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有无行早期心理干预分为早期心理干预组(干预组)108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等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不同时期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应用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因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97例),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A组.手术后时间≤14d,51例)和晚期治疗组(B组,手术后时间〉14d,46例),其余治疗措施相同,出院时评定预后并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A组与B组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其是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