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并制定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鲸蜡醇、白凡士林、羊毛脂为油脂性基质,以吐温-80为乳化剂,甘油为保湿剂,制成O/W型乳膏荆,以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唑及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结果:按所确定的制备工艺制备样品,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工业化大生产要求;含量测定方法中,硝酸益康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13%,醋酸曲安奈德的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98%。结论: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工艺可行,HPLC法测定本品中硝酸益康唑与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杨敏  罗小荣  艾梅芳 《江西医药》2008,43(9):991-992
高频电切除息肉因其切割、止血同步进行,并且具有快速、安全、简便的特点,是临床上结直肠息肉切除最普及和成熟的治疗方法,被公认可以替代手术治疗.在无痛状态下,提高了患儿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有助于详细检查和彻底治疗.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保格列美脲片的质量。方法对产品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改进。结果用改进后的处方、工艺生产的产品,平均溶出度均在90%以上,符合部颁标准。结论改进后的处方和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256例的病床疗效。方法:观察2003年1月~2007年1月临床上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上综合治疗FD疗效好,总有效率97%。结论:清淡饮食,胃肠功力药、抑酸药、抗生素、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6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患者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例。采用关节镜进行诊断、治疗,使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慢性滑膜炎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2~52岁,平均35岁。膝半月板损伤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6~48岁,平均30岁。2)临床表现: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患者均有关节肿痛持续1个月以上,病史最长达半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关节积液,有一例患者膝关节活动有部分受限。4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均有外伤史,有不同程度关节疼痛及患膝无力(打软腿),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中药制药产业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是对于传统中药临方制剂而言,存在工艺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智能化程度不强等问题,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从国际前沿技术在中药临方制剂中的应用出发,系统总结和分析其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中药临方制剂现状,将药物制造装置和制造工艺进行创新融合,提出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智能决策、智能制造、剂工质效、个性化服务为一体的中药临方制剂智慧制造系统,为打造中药临方制剂智能化运营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高频电息肉切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和费用少等优点,已成为诊治胰胆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06年3月~2008年5月共行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来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临床资料,与普萘洛尔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套扎治疗组(30例)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内出血患者分别为1、2、4例,药物治疗组(36例)分别为4、9、15例;1年后胃镜结果显示套扎治疗组患者食道静脉曲张显著轻于药物治疗组。结论食道静脉套扎术操作简单,痛苦轻,并发症少,疗效好,是目前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2年12月以来应用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部骨折2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0岁。左侧16例,右侧4例。20例按Boyd分型法:Ⅰ型16例,Ⅲ型4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例,跌伤14例。20例均收住院,术前胫骨结节牵引3~7天16例,皮牵引2~5天4例再钻钉固定。本组患者观察时间最长3年6个月,最短5个月。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上海手术器械厂制造的SCD骨科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病人平卧在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1%普鲁卡因作股骨大粗隆外侧局部浸润麻醉和粗隆骨折间隙血肿内麻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与股动脉交叉处为股骨头,固定针头作为人螺钉的标志,一人固定骨盆在骨牵引或用下肢整复器牵引下,并置患肢在外展30°,内旋30°位,使骨折复位,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确定标记位置及股骨部位。选择适当的松质骨螺钉两根,按插三翼钉导引针法,从股骨大粗隆外侧下方4cm处,用尖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骨皮质,放入套筒,用骨钻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骨外露及胫腓骨骨折术后出现皮肤坏死、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j6例患者采用局部推进皮瓣或旋转皮瓣等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覆盖骨外露区域,结果临床应用36例,1期作皮瓣的患者20例,有1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6例胫腓骨骨折术后出现皮肤坏死,骨外露,作皮瓣治疗后全部愈合。结论应用局部推进皮瓣和旋转皮瓣转移术是治疗骨外露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