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用供者连续皮下注射G-CSF(10μg/kg)5天,于第5天和第6天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单个核细胞(MNC)。患者平均输入MNC6.0×108/kg,CD34+细胞22.6×106/kg,CD3+细胞412×106/kg,CD4+细胞205×106/kg和CD8+细胞162×106/kg。移植后造血重建迅速,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3.4天和11.4天。5例均未发生急性GVHD,2例发生慢性GVHD。供者对大剂量G-CSF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检测的临床价值,用ELISA法测定979例患者的PTM,并选择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对照组PTM水平为20.40±7.72 μg/L,无性别和年龄差异.在疾病组中,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CRF)组PTM水平高于无CRF组,败血症组PTM水平高于非败血症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组PTM水平高于无MOF组(P<0.01);以>70、>50和>40 μg/L为标准,分别预示CRF、败血症和MOF的灵敏度为85.7%、86.6%和77.8%,特异性为82.4%、89.5%和77.3%,阳性预示值为77.8%、76.5%和73.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尿蛋白阳性组PTM水平高于阴性组;糖尿病并发症组的PTM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并发微血管病变组的PTM水平高于大血管病变组(P均<0.01);以PTM高于正常上限值(>35.54 μg/L)为标准,预示SLE尿蛋白阳性临床肾损害、糖尿病并发症和微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77.8%、53.4%和71.2%,特异性为92.3%、97.1%和97.1%,阳性预示值为93.3%、98.6%和97.9%.急性白血病(A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初诊时PTM升高,两病并发肾衰时极度升高(P<0.01).动态检测多发伤、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AL和MM化疗前后、癌症术前后PTM水平与病情变化相关.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疾病的PTM水平高于大血管病变疾病(P<0.01),以高于正常上限值为标准,微血管病变疾病的灵敏度为77.7%、特异性71.2%,阳性预示值75.6%.结论PTM水平是评估微血管病变疾病的良好指标,也是预警或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演变或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4.
总结临床医学考试命题现状,并对目前常用选择题的题型与试题参数进行梳理,特别是A2型题目的命题技巧和方法进行分析.对医学命题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项问题及题干表述不当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分享A2型题目命题规范与技巧,帮助临床带教老师掌握医学考试命题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979例PTM,并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对照组PTM (20.40±7.72) μg/L,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疾病组PTM水平,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CRF)高于无CRF,败血症高于非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F)高于无MOF,均为P<0.01;分别以>70、>50和>40 μg/L为标准,预示CRF、败血症和MOF的灵敏度为85.7%、86.6%和77.8%,特异性为82.4%、89.5%和77.3%,阳性预示值为77.8%、76.5%和73.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尿蛋白阳性组PTM高于阴性组;糖尿病并发症高于无并发症,微血管病变高于大血管病变(均P<0.01);以PTM高于正常上限值为标准,预示SLE尿蛋白阳性临床肾损害、糖尿病并发症和微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77.8%、53.4%和71.2%,特异性为92.3%、97.1%和97.1%,阳性预示值为93.3%、98.6%和97.9%。急性白血病(A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初诊时PTM升高,两病并发肾衰时极度升高(P<0.01)。动态检测多发伤、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AL和MM化疗前后、癌症术前后PTM与病情变化相关。分析微血管病变疾病PTM高于大血管病变疾病(P<0.01),以高于正常上限值(35.54 μg/L)为标准,预示微血管病变灵敏度为77.7%、特异性71.2%,阳性预示值75.6%。结论:PTM是评估微血管病变疾病的良好指标,也是预警或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演变或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本院自1997年3月至2001年10月进行了17例次AHSCT,其中自体骨髓移植 (ABMT)3例次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14例次 ,现总结报道如下。1.1对象1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5例 (均符合FAB诊断标准 ,其中M 24例、M 51例 ) ,IV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7例 ,乳腺癌2例 ,右髂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5月前曾行CD34+细胞纯化的APBSCT1次 )。急性白血病患者均处于完…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可溶性Fas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可溶性Fas(s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血浆sFas值,并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数作相关分析.同时测定其中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后sFas水平.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a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36±6.87)μg/L,vs(5.58±2.78)μg/L,P<0.01].其中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前sFas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后完全缓解时(P<0.01).此外,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数高者(≥15%)sFas水平显著高于骨髓瘤细胞数低者(<15%)[(13.86±7.10)μg/L,vs(6.36士3.34)μg/L,P<0.01].结论提示血浆sFas 水平升高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G-CSF动员同胞供体外周血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动力学,分析移植物细胞成分,探讨供者年龄、特别对动员效果的影响。方法:40个HLA相合的同胞供者一日两次皮下注射G-CSF5μg/kg,于第5、6天采集PBSC,所得PBSC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结果:①G-GSF动员过程中供者耐受良好,外周血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MNC)峰值在第5天;②PBSC含有MNC5.8(3.  相似文献   
9.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胃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合并实体瘤多由治疗相关性放疗、化疗引起,而两种肿瘤同时发生较为罕见。本院血液科2003年收治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同时合并胃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疗效。方法对我院13例allo-PB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供者均系患者的同胞兄弟姐妹,12例HLA完全相合,1例HLA半相合。以G-CSF为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剂,分离单个核细胞(MNC);采用环孢菌素A和短程氨甲喋呤或甲基强的松龙预防GVHD;BU-CY2方案预处理。结果中性粒细胞>0.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