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spexin水平与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的关系,探寻其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分为T2DM内脏型肥胖组(T2DM-ob组)和T2DM非内脏型肥胖组(T2DM-nonob组),正常血糖且非内脏型肥胖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测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欧姆龙DUALSCANHDS-2000测量VFA与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 SFA)及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比率(visceral fat to subcutaneous fat ratio, VSR)。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PINS2h),计算HOMA-IR,用ELISA测定血清spexin水平。结果T2DM-ob组BMI、腰围、臀围、总胆固醇(TC)、HOMA-IR、VFA、SFA、VSR均较T2DM-nonob组升高,血清spexin水平较T2DM-nonob组和NC组均明显降低(P<0.05),VFA与BMI、腰围、WHR、FPG、PPG2h、HbA1c、丙氨酸转氨酶(ALT)、HOMA-IR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spexin水平与VFA、VSR、BMI、WHR、FPG、PPG2h、HbA1c、HOMA-IR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HbAlc、VSR为spexi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spexin水平与VFA密切相关,spexin及VFA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spexin可能在T2DM患者的内脏脂肪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晓容  申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133-3134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日趋增加,麻醉药品不断更新,如何配合麻醉工作,给手术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1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1.1在麻醉状态下,病人全身或局部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进行  相似文献   
4.
东亚钳蝎是传统的动物性中药,具有抗惊厥、抗癫痫、镇痛、镇静、抗血栓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1-3].本实验室已从中提取出东亚钳蝎有效部位(active fraction of buthus martensii karsch,AFBmK)[4],为了进一步研究AFBmK的抗癫痫作用机制,利用戊四氮(PTZ)建立癫痫模型,研究经AFBmK治疗后的癫痫小鼠大脑海马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及NO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摆放患者手术体位,减少患者术中不适,避免臂丛神经、腋静脉、腋动脉等损伤,2007年10月,我们用木板制作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术护手挡板。经过14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热射病小鼠早期(0~24 h)中枢神经炎症和外周炎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7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热射病后各时相(0、1、6、12、24 h)观察组.应用环境模拟舱建立热射病小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生存率、直肠温度变化和体质量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ELISA测定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情况,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清中内毒素浓度.结果 热暴露后小鼠直肠温度超过42℃,1~2h出现低温期,24 h后小鼠存活率为78.57%,成功制备热射病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及海马在热暴露后1h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并达到最高峰值(P<0.01),6h后逐渐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4 h后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1h后含量显著增加(P<0.01),之后缓慢下降,到24 h后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内毒素在热暴露即刻(0 h)开始明显升高,6h后达到峰值,至24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热射病小鼠在热暴露12 h内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一过性炎症反应,而外周炎症反应持续至24 h之后,提示热射病小鼠早期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与外周炎症反应可能是相互独立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梳理我国糖尿病中医饮食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3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录的糖尿病中医饮食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7.R5软件对作者、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1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学者间合作较少,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食疗、药膳、联合疗法、糖尿病及其合并症人群是研究的热点内容,持续提升生活质量是重点研究方向。结论:糖尿病中医饮食研究集中于临床应用,学者间合作有待加强。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开展机制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探索“互联网+”中医饮食管理体系提升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基因rs744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痰瘀证、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痰瘀证的遗传关联。方法纳入IS痰瘀证患者、CHD痰瘀证患者、对照组各550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DCN基因mRNA外周血表达水平,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LINK、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DCN基因在IS痰瘀证患者、CHD痰瘀证患者外周血中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②DCN基因外周血mRNA表达水平与IS痰瘀证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HD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也显著相关(均P<0.050)。③DCN基因rs7441多态性与IS痰瘀证、CHD痰淤证的发生风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④DCN基因rs7441多态性与IS痰瘀证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B(APO-B)(加性模型:Padj=0.006)、低密度脂蛋白(LDL)(加性模型:Padj=0.029)水平显著相关,rs7441多态性与CHD痰瘀证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关联(加性模型:Padj=0.018)。结论DCN基因mRNA表达水平可能参与IS痰瘀证、CHD痰瘀证的发生,rs7441多态性可能影响IS痰瘀证患者的血脂代谢、CHD痰瘀证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同时伴有乏力,易饥,皮肤骚痒,腰酸背痛,视力模糊等.血糖控制不好,易出现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及昏迷,慢性并发症心血管,肾脏,神经,眼部病变及感染.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加[2],老年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科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9例,经过有效的治疗与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53 异构体在缺氧诱导的胃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筛选胃癌精准治疗靶分子, 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二氯化钴CoCl2(25、50 及100μmol/L)作用于人胃 癌细胞株SGC7901 模拟低氧微环境,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F- 1α mRNA 的表达;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RT-PCR)检测Δ133p53α、Δ133p53β、Δ133p53γ 及 p53βmRNA 的表达;应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CoCl2 作用于人胃癌细 胞24 h,细胞活力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P <0.05);不同浓度的CoCl2 对人胃癌细胞HIF-1α、Δ133p53α、 Δ133p53β 及p53β mRNA 的表达有影响(P <0.05);25μmol/L 和50μmol/L CoCl2 组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00μmol/L CoCl2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100μmol/L CoCl2 组HIF-1α、Δ133p53α 及Δ133p53β mRNA 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p53β mRNA 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未检测到Δ133p53γ mRNA 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缺氧 的胃癌细胞迁移速度加快。结论 低氧微环境可促进胃癌细胞生长、迁移,但缺氧需达到一定程度。p53 异 构体Δ133p53α、Δ133p53β 高表达及p53β 低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