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包括抗病素、调节免疫功能、护肝降酶等,干扰素不仅可通过调节免疫达到抗病毒的目的.而且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拉米呋定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我们联合应用两者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铝镁加悬液联用治疗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82例分成2组,观察组41例予兰索拉唑15mg每日2次,铝镁加悬液15mL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1例,予兰索拉唑15mg每日2次口服,治疗后8周复查胃镜观察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8周复查胃镜,观察组食管炎治愈23例(56.1%),总有效36例(87.8%),对照组食管炎治愈11例(26.8%),总有效23例(5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兰索拉唑与铝镁加悬液联用是治疗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解郁复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海安市中医院门诊66例慢性FD(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对照组应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应用解郁复胃散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募集2组治疗后志愿者(对照组为14例,治疗组为13例)接受门诊胃镜检查并获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及GAS、MTL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两胁串通、胃脘痞满、上腹不适、嗳气、烧心反酸、急躁易怒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清5-HT、SP水平下降,MTL、GAS水平升高,且治疗组血清5-HT、S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4.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是抗反流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食管和胃连接处是一个解剖上复杂的区域,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之间的锐角、贲门,上述各部分形成食管抗反流屏障。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必须切除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破坏了正常的形态、结构,抗反流屏障不复存在,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在胃底、贲门癌患者中发病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莫沙必利、得乐冲剂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观察组72例给予雷尼替丁,莫沙必利和得乐冲剂。对照组60例给予雷尼替丁、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观察组痊愈58例(80.6%),显效8例(11.1%),有效3例(4.2%),无效1例(1.4%),总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28例(46.7%),显效15例(25.0%),有效12例(20.0%),无效5例(8.3%),总有效率7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莫沙必利、得乐冲剂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解郁复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解郁复胃散对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胃电节律的改变。方法治疗组90例予解郁复胃散口服,对照组86例予吗叮啉口服,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并行空腹体表胃电图检查。结果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胃电节律改善情况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解郁复胃散对胃电节律紊乱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证属肝气郁结证、体表胃电图存在胃电节律紊乱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基于脑肠轴的作用探讨电针对UC的疗效机制。方法:62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单予SASP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联合SASP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1.0%),而不良反应发生率(25.8%)与对照组(29.0%)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前2组患者反映受脑肠轴影响的ACTH水平一致,治疗后均明显下降。结论:电针联合SASP治疗UC疗效增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轴引起血ACTH等物质水平变化而对UC发挥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测定173例肝硬化患者的血钠水平,同时进行Child-Push肝功能分级。结果低钠血症发生率随肝功能分级升高而明显,且与肝硬化腹水发生、住院死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内镜特征及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性,为临床有效诊治CAG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内镜诊断为CAG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病变处取活检样本进行病理诊断.观察内镜下CAG的特征表现,比较CAG内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126例内镜诊断CAG患者中,9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内镜诊断CAG符合率72.2%,其中伴肠上皮化生45例(49.5%),伴异形增生28例(30.8%).内镜下粘膜特征为I型﹑I型+II型﹑I型+II型+III型患者的CAG诊断率分别为33.3%﹑71.4%﹑92.9%,I型+II型+III型CAG诊断率显著高于I型和I型+II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检查下血管透见﹑胃粘膜白相为主,粗糙不平伴颗粒样增生同CAG病理诊断存在较高的符合率,能够为临床正确诊断CAG提供一定价值,两者联合使用更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双环醇是在五味子素的基础上人工合成的一类新药,具有明显的肝细胞保护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等疾病的治疗。甘草酸二胺具有护肝降酶的功效,在治疗过程中对出现转氨酶反弹的患者加用双环醇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