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0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医学是很复杂的学科。医学的处理对象是人,而人体结构是很复杂的,我们还没有完全探索清楚。而且由于涉及到人的生命,很多治疗、药物不能直接在人身上进行探索,只能在动物身上试验。很多时候,药物在动物试验的时候很有效,但是到了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有约13000名神经外科医师,约2200个神经外科科室,形成了以临床实践为特色的中国神经外科事业。  相似文献   
3.
膈肌起搏术及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膈肌起搏术及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王贵怀王忠诚一、历史回顾对于失去自主呼吸的患者,采用膈神经电刺激技术使膈肌持续有节律地收缩,从而取代呼吸机的作用,称为膈肌起搏术。历史上,Caldani在1786年第一次证明膈神经电刺激可引起膈肌的运动。Hufelan...  相似文献   
4.
硫唑嘌呤与甲基强的松龙防治慢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单用硫唑嘌呤及与甲基强的松龙合用,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成年家犬,于实验第1天和第4天分别在枕大池穿刺注血(0.3ml/kg),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观察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单用和与甲基强的松龙合用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并进行椎动脉造影、管壁自由基测定、管壁组织学检查等观察其疗效。结果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7天,硫唑嘌呤组的基底动脉口径为87%±26%,管壁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为0.03±0.01nmol/L;硫唑嘌呤+甲基强的松龙组分别为93%±20%和0.02±0.01nmol/L;而对照组为53%±19%,LPO含量为0.11±0.05nmol/L。组织学检查发现硫唑嘌呤组及硫唑嘌呤+甲基强的松龙组的血管壁结构破坏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免疫抑制剂能够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慢性脑血管痉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血管壁的损害;联合应用比单用药量少,效果大。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十分复杂难治,对其研究已有40余年历史,现将积累的资料综述如下。 1.脑血管痉挛研究的进展 1895年,英国医生Gull报道了第1例脑血管痉挛病人。他通过尸检发现,病人一侧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破裂,并见大量血液沉积,同侧大脑半球明显脑软化。1949年有2篇报道初步提出红细胞主要引起脑膜反应,脑缺血性变  相似文献   
6.
鞍膈内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鞍膈下的垂体前叶或鞍膈上的垂体柄,因此,颅咽管瘤可以分为鞍膈上型和鞍膈内型。鞍膈上型颅咽管瘤(图1a)的囊壁外表面直接与蛛网膜或脑实质接触,显露肿瘤后直接剥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正常及癫痫大鼠STN核应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通过微透析的方法收集黑质网状部(SNr)、苍白球(GP)区细胞外液,采用高效相色谱仪(HPLC)检测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变化,探讨STN电刺激治疗癫痫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海绵窦瘘60例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报告我科收治的6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s),对32例进行随访,时间从1.5年至23年平均45月。在历时24年中,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结扎、开颅铜丝导入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球囊栓塞等。本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其中以颈内动脉球囊栓塞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马来酸桂哌齐特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各50例病人。分析对比治疗后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血液流变学,TCD检查结果等变化情况。并且对出院后3—6个月随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中,用药组(马来酸桂哌齐特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显示:用药组的脑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慢(P〈0.05),血管痉挛得到缓解。对比两组出院后随访结果可以看出,用药组的GOS评分、KPS评分及Barthel指数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步证明急性颅脑损伤早期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可增加病变区的脑血流,改善微循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对正常大鼠海马组织的放射生物学作用,探讨伽玛刀作用于正常脑组织的机制,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伽玛刀动物定向头架,应用不同剂量的伽玛射线对大鼠海马组织进行照射,原位杂交观察c-fosmRNA和HSP70mRNA表达,免疫组化观察FOS、HSP70、GFAP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c-fosmRNA在照射后3h、7d出现2个高峰,HSP70mRNA在照射后1~3h即有表达。FOS、HSP70、GFAP和bcl-2蛋白表达随照射时间和部位的不同而各有自己的特点。结论自行设计的伽玛刀动物定向头架定位准确、可靠。c-fos和HSP70表达说明伽玛刀照射虽局限于海马,但引起的反应却是强烈的。bcl-2具有抑制电离辐射所致细胞凋亡作用,GFAP阳性细胞反应可作为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