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行业职业性机械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交叉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化工行业机械伤害的有关诱发因素,估计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以操作和检修时受伤的化工工人为研究对象,每个对象在受伤后2d内完成调查,收集他们受伤前10min、上一工作日同一段时间和受伤前1周内有关诱发因素暴露的信息,用配对时间段方法和一般频数法进行分析,评估各种诱发因素的危险度。结果 一般频数法分析的结构表明,操作方法异常、设备工具缺陷、工作紧迫、注意力不集中、不使用防护用品、精神状况较差、与同事配合不协调、工作环境发生变化等瞬时危害因素的RR值及95%可信限的下限均大于1。配对时间段方法分析的结果与其相拟,但95%可信限较宽。结论 化工行业职业性机械伤害的发生存在着诸多诱发因素。病例-交叉研究中的一般频数法与配对时间段方法相比,前者所得结果较为可靠,研究的相对效率较高。建议进一步使用多个时间段方法进行研究,以减小混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辅助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影响。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幅照,并采用ELISA法检测幅照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IFN-γ和IL-4水平变化;另对3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同比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再分别对上述患者外周血进行IFN-γ和IL-4水平变化的自身对照研究,以评价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恶性肿瘤化疗后第8天,患者IFN-γ水平(24.66±12.85)pg·mL-1低于化疗后第3天水平(27.88±17.07)pg·mL-1,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IL-4水平(54.80±28.56)pg·mL-1则明显地高于化疗后第3天水平(44.97±27.53)pg·mL-1,P<0.05。②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幅照的化疗患者,化疗后第8天,IFN-γ水平(34.79±27.23)pg·mL-1远高于化疗后第3天水平(20.39±12.67)pg·mL-1,P<0.05;IL-4水平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第8天,患者的IL-4水平(43.49±34.04)pg·mL-1高于化疗后第3天水平(35.77±22.23)pg·mL-1,但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第3天至第8天,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比值降低,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幅照后,其比值明显升高[从(0.57±0.44)pg·mL-1升至(0.80±0.67)pg·mL-1],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第3天至第8天,细胞因子IFN-γ水平降低,而IL-4水平则明显升高,反映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Th细胞的存在异常(Th2)漂移;但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幅照治疗,可干预或阻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Th细胞的异常漂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某地区的肺结核年发病率进行预测。[方法]采用2000~2005年的年发病率建立GM(1,1)模型。采用2000~2005年月发病率建立ARIMA(p,d,q)(P,D,Q)s模型,并结合同期气象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2006年的实际年发病率验证4种模型的预测效果,评价指标为相对误差。选取相对误差最小的预测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结果]GM(1,1)模型、ARIMA模型、多元线性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2006年肺结核年发病率的预测值分别为126.18/10万、126.84/10万、98.95/10万和111.19/10万。以上4个模型的相对误差依次为19.84%、20.49%、5.39%和4.86%。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结论]对于肺结核发病率的预测,应同时拟合几种模型,并选择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免疫渗滤方法。方法用大肠杆菌的混合抗原免疫家兔制取多价抗体,纯化后包被胶体金制备检测探针。结果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29株大肠杆菌采用免疫渗滤法均可检出,灵敏度为4.5×107cfu/ml。人工染菌的食品样品经简单处理,即可用于检测。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合现场检测之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方法,与银盐法结合测定豆制品中的砷元素。方法以微波消解系统处理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并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较。结果微波消解样品,消解完全仅需8min,不同浓度样品回收率范围85%~9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n=5),经t检验,微波溶样法与国家标准银盐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可用于非发酵豆制品砷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冷极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采用冷极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资料,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常规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28例作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KPS、局部控制率、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KPS改善率分别为53.33%和32.14%,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33%和46.43%;治疗组KPS评分稍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χ^2=2.65,P〉0.05)。局部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0%v46.43%;χ^2=6.18,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6.6个月,对照组14.1个月;1、2年生存率治疗组稍高于常规组(63.53%v53.50%,31.99%v29.13%),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化放疗可有效地控制局部病灶的进展,降低不可切除NSCLC的局部复发率,改善病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免疫层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提高免疫检测的速度,简化操作步骤,人们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它利用纤维膜的毛细作用,使待测物(抗原/抗体)沿膜表面向前运动,与检测区标记的捕获物特异结合而聚集显色,它既有免疫学方法的特异性,简便快速不须仪器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它的方法学和应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髓不同程度抑制的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辐照)、对照组(仅常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各60例,治疗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KPS改善率分别为28.33%和10.00%,恶化率分别为31.67%和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存质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辐照能拮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KP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部饮用水中铅、砷、汞和硒的污染水平。方法水样经预处理后,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铅、砷、汞和硒的含量。结果 259份水样铅、砷、汞和硒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检出率分别为69.11%、54.05%、25.48%和5.02%;铅、砷、汞的含量枯水期与丰水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枯水期高于丰水期。结论某部饮用水中存在铅、砷、汞和硒的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解放军某部食堂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以微波消解系统处理蔬菜样品,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铅、砷和汞的含量,并与国家标准对比。结果在44份样品中,铅检出率为86.4%,超标率为6.8%;砷检出率为84.1%,超标率为27.3%;汞检出率为79.5%,超标率为11.4%。结论解放军某部食堂蔬菜中铅、汞污染程度较轻,砷污染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