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深入了解卵巢癌患者在诊疗和康复阶段的支持性照护需求,为制定全程的支持性照护服务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应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上海某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的18名卵巢癌患者进行个人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卵巢癌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可归纳为5个主题,即信息需求:了解疾病常规诊疗信息与诊疗前沿信息、获取早期康复指导信息;社会支持需求: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延续性专业照护支持;生理需求:改善疾病躯体症状需求、缓解疾病特异性症状负担;心理需求:专业心理咨询、维护尊严需求、遗传风险担忧;实际需求:子女照护需求、经济需求。结论 卵巢癌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面临多维度的支持性照护需求,医护人员通过动态评估和管理,构建基于需求的支持性照护方案,优化卵巢癌患者管理模式,以期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妇科手术后经多普勒超声或胸部CT检查确诊为VTE的49例患者,同时随机抽取在该时间段内行手术治疗的 320例未发生VTE 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入组标准,排除标准及样本量估算等将样本分为VTE组和非VTE组。研究影响妇科手术后患者VTE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将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非条件 Logistic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50 岁(OR=1.376, P=0.005 )、 BMI≥23.0kg/m2 (OR=2.237, P=0.006)、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OR=1.259, P = 0.004)、肺功能异常(OR=1.128, P = 0.005)、恶性肿瘤(OR=2.325, P = 0.006)、手术时间≥90min (OR = 2.276, P = 0.004)、术后D2聚体≥5.0mg /L(OR = 1.392, P = 0.003)、纤维蛋白原≥4.5g/l(OR = 2.456, P = 0.007)、术后首次下床>24小时(OR =1.877, P = 0.001)、术后禁食时间≥48小时(OR=1.302, P = 0.004)是妇科各类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妇科手术后VTE 的形成与患者年龄、BMI、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手术时间、术后血 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术后卧床及禁食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加以早期干预,预防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同伴支持者在同伴支持活动中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及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妇科恶性肿瘤同伴支持者进行个人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同伴支持者对自身角色认知可归纳为公益志愿者、信息提供者、情感支持者、医患沟通的桥梁4个主题。同伴支持者的体验包括自我成就感及价值感、病耻感降低及自信心增强、对自身的教育和鞭策、无负性情绪及不良影响、存在挑战。在同伴支持过程中,同伴支持者主要面临担心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棘手案例难以处理及同伴支持不确定感3个挑战。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同伴支持者具有多重角色,在同伴支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内行患者的身份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关注同伴支持者的体验,给予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反应的潜在类别及其特征差异, 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2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210名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反应的潜在类别,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有效回收问卷208份。208名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照顾者男163名, 女45名, 年龄(53.89 ± 12.61)岁。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照顾者反应类别可分为低负担-增益型(24.5%, 51/208)、中等负担-常规型(30.8%, 64/208)和高负担-低效型(44.7%, 93/208)。相比于低负担-增益型照顾者, 社会支持水平越低的照顾者归属于中等负担-常规型和高负担-低效型的概率越大(OR = 0.563、0.407, 均P<0.01);中等负担-常规型和高负担-低效型的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更高(OR = 1.328、2.064, 均P&...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8例外阴癌患者为对象,在外阴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进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分析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8例患者总住院天数20天~76天,平均住院天数40.85天;术后住院天数13天~73天,平均31.85天。7例患者外阴伤口一期愈合,1例73岁Ⅰb期外阴癌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外阴伤口二期愈合。所有患者腹股沟处皮肤未发生感染、坏死及皮下积液,皮肤和皮下组织贴合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保持了腹股沟处皮肤完整性,减少了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微信平台管理下的延续护理对MRKH综合征(生殖道畸形)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MRKH)综合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由专科护士利用微信平台向患者发送健康指导视频,康复知识,在线答疑等以及群组成员之间的同伴支持,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状态包括焦虑,自卑,压抑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明显促进MRKH综合征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宫颈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比较矛盾,不仅需要考虑肿瘤分期、孕周,还要考虑孕妇、家属在保留胎儿上的意见以及胎儿的成活率。国际上仅有少量报道在开腹或经阴道状态下完成的宫颈广泛切除术,且流产率高,活产率低。我院于2013年4月21日为1例孕18+3周合并宫颈癌患者于孕19+5周行腹腔镜检查+盆腔淋巴结清扫+广泛宫颈切除术+宫颈残端缝扎术,术后患者保胎至孕34+2周行剖宫产+次全子宫切除+双卵巢悬吊+盆腔粘连分解术。手术顺利,母子平安,康复出院。其治疗方式尚属世界首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况,并探讨影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以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Kupperman量表(K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为研究工具,对91例围绝经期妇女展开调查。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的SDS平均得分44.62±9.69,轻微至轻度抑郁者25人(27.47%),中至重度抑郁者2人(2.21%)。围绝经期妇女的PSQI平均得分6.54±4.00分,睡眠质量差者(PSQI≥8)30人(33.00%)。KI平均得分14.08±6.28,轻度围绝经症状者48人(52.75%),中度围绝经症状者32人(35.16%)。SSRS平均得分42.38±6.6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围绝经症状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和围绝经症状是导致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心理的风险因素。结论 应动态评估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加强睡眠的监测和改善,给予围绝经期妇女充分的社会支持,以减轻其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