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逆行神经追踪法研究大鼠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通路。方法: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非交感神经切除组(A组)和交感神经切除组(B组),每组15只,交感神经切除组切除左侧L1以下椎旁交感干。两组左侧骶髂关节注入30%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20μl,72h后取出双侧的L1-S1背根神经节(DRG),TMB法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RP阳性神经元细胞并计数。结果:两组左侧L1、L2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HRP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左侧L3-S1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1-S1神经节含有支配同侧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元,同侧椎旁交感干可能是骶髂关节到L1-L2神经节重要的传入神经旁路,而不是到L3-L5神经节的传入旁路或重要的传入旁路。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osteop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据统计,1997年中国OP患者人数约为8 390万人,发生率占全国总人口的6.6%,2010年约为11 040万人,占8.2%[1].本文旨在观察阿仑膦酸钠对OP细胞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成骨细胞MC3T3-E中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的表达与淫羊藿苷(icraiin,ICR)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部分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将诱导成熟分化的MC3T3-E1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DEX组、ICR组以及ICR+DEx组,通过Real—TimeRT—PCR来检测不同组中GILZ、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骨钙素(Oc)和碱性磷酸酶(ALP)mRNA表达。结果DEX能够提升GILZ、RANKL和ALP的表达,降低OPG、OC的表达,提高RANKL/OPG表达比率。ICR能够抑制G[LZ、RANKL和ALP的表达,提升OPG、OC的表达,降低RANKL/OPG表达比率。并且ICR能够抑制DEX诱导的GILZ、RANKL和ALP表达升高,逆转DEX诱导的OPG、OC的表达抑制。同时显著降低了RANKL/OPG表达比率。结论ICR通过抑制GILZ的mRNA表达,降低RANKL/OPG的表达比率,抑制破骨细胞成熟激活。ICR通过抑制ALP表达和提高OC表达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是疗效的关键,膝关节手术后需要早期的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和间断的主动活动.膝关节术后止痛目的除了镇痛外,更重要是配合早期活动,减少术后膝关节僵硬,粘连等并发症.小剂量吗啡或吗啡与布比卡因混合关节内(Intraarticular,IA)注射已被证明在关节镜术后有满意的镇痛效果[1~4,7].膝关节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有利于肿胀消退、缓解肌肉痉挛并有一定减轻疼痛的疗效.本研究探讨止痛泵关节内持续灌注布比卡因和吗啡混合液及结合早期持续被动活动在膝关节囊开放术后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叶亚飞  洪盾 《护理研究》2009,(10):2729-2730
患儿住院不仅给患儿自己,而且给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护士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父母参与医疗是保障儿童医疗质量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患儿父母希望护士能帮他们分担一些情感压力,也愿意得到对治疗有助的指导,认为在孩子住院期间与护士建立一种信任关系格外重要。护士在孩子住院期间给予患儿父母鼓励支持和提供信息,可以提升患儿父母参与医疗的能力,使医疗更具有团队效应。  相似文献   
6.
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见症状。椎间盘、椎间关节、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硬脊膜、骶髂关节等病变都可以导致下腰痛,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或化学性炎症可引起下肢疼痛.但影像学可能观察不到神经根压迫。有椎间盘变性的患者可出现腹股沟、大腿、小腿疼痛。而其它的解剖结构病变也可出现同样的症状。根据下腰部解剖结构的神经支配.很难解释出现的下肢痛,这说明我们在关注椎间盘等病变引起神经根压迫而出现的下肢疼痛症状时。忽视了这些结构本身的神经支配方式和其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术后镇痛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静脉与硬膜外给药已广泛应用,但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梁丽霞报告的三组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7.1%、40.0%、30.8%;郭向阳报告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0.9%、31.4%,我们对32例关节囊内骨折术后病人利用Baxter泵作关节腔内持续注射术后镇痛,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双氯芬酸钠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观察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不同药物干预时间对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双氯芬酸钠(6.4、3.2、1.6、0.8、0.4mg/L)干预第4代(P4)BMSCs,通过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Ⅴ-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根据茜素红染色钙结节的数量,初步检测细胞成骨能力。并选取1.6mg/L的药物浓度,不同时间点和时长进行干预,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双氯芬酸钠浓度的升高,BMSCs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凋亡比率升高,钙结节数量减少。药物在第1~14天期间干预能够减少钙结节的形成,在第14~21天期间干预对钙结节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双氯芬酸钠可影响BMSCs的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能力,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短期的作用效果是部分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8年4月使用AF内固定系统(afhs fixation)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其中腰椎AF椎弓根螺钉断裂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在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及HOS的表达及差异.方法 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U2-OS及HOS购买于ATCC,常规方法培养细胞.待细胞株生长良好时,检测3种细胞株的细胞骨架、黏附力等细胞特性,通过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R表达情况.结果 3种人成骨肉瘤细胞株有不同细胞特性,GR在3种人成骨肉瘤细胞株中表达存在差异.结论 GR在不同功能的人成骨肉瘤细胞株中表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