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女,33岁,因"发热,乏力20余天,加重3天"于2007年2月14日入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有咽部疼痛,头晕,乏力,无胸闷气促,于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后体温接近正常,但仍有头晕.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加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3 0例 ,并与单纯常规西药组 2 8例作对照观察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按照WHO制订的标准[1] ,①有典型的病史 ,严重而持久的胸痛 ,可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传导阻滞或休克等临床表现 ;②肯定的心电图改变与衍变 ,病理性Q波 ,S—T段弓背向上的抬高 ,T波对称性倒置 ;③血清酶学系列变化 ,包括肌酸磷酸激酶 (CPK)及其同工酶 (CPK-MB)、乳酸脱氢酶 (LDH)、谷草转氨酶 (GOT)含量增高。以上 3项…  相似文献   
3.
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Ph~+AL)在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上都有特殊表现,其对治疗反应差,缓解率低,生存期短.为了更好地了解Ph~+AL的临床特点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Ph~+AL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Gilbert综合征(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lbert综合征又称特发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肝组织摄取非结合胆红素障碍或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使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而发生黄疸的一类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性霉素B与其脂质体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 82例IFI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29例IFI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的中位累计剂量为617(60~1895)mg,治疗中位时间18(7~60)d.脂质体的中位累计剂量为925(140~3420)mg,治疗中位时间13(7~50)d.结果 两性霉素B组及其脂质体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寒战、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21%、10%,低血钾症分别为34%、14%,肝脏损害分别为22%、17%,肾脏损害分别为9%、3%.以上不良反应中除低钾血症(P=0.03)外,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与其脂质体总体疗效相近,两性霉素B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只要合理使用,大多数不良反应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恶性血液病患者因为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多种广谱抗生素以及反复化疗,导致长时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慢性全身衰竭等,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较高,同时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率也在上升。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对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非常重要。我们对24例临床诊断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使用伊曲康唑(Itra)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1].本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且缓解率相对较低[2],属急性白血病中的高危类型.  相似文献   
8.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A组,是一种新型嗜神经组织性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可并发脑干脑炎、致死性肺出血和肺水肿,危及患儿生命。本文就EV71的病毒学特性、致病机制及检测方法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已有20多年历史,与其它化疗药物同时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1,2].但是随着MTX剂量的增加,其毒性反应也随之增大,尤其对黏膜的损害.作者对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缓解期患者进行HD-MTX 3.0g/m2连续24h静注,第36小时四氢叶酸钙(CF)解救,探讨其临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感染途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与干预。方法根据发病时间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分组,分为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感染途径方面,两组患儿均以呼吸道感染多见(44.7%与46.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两组间出生情况相比较,早产、出生体质量低、羊水污染、窒息均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发病的高危因素。两组患儿临床特点相比较,早期发病者多以吃奶差(57.9%,22/38)入院,而晚期发病者易出现发热(42.0%,21/50)。血培养阳性4l例,阳性率46.6%(41/88),两组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分别是75.0%(15/20)、90.4%(19/21),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结论早产、出生体质量低、羊水污染、窒息均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发病的高危因素。早发型败血症常常表现为吃奶差,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易出现发热。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均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见。针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应结合其临床特点早期行病原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