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镁对分离培养的健康人和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凋亡及叉头框蛋白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经磁珠分离法分离出健康人和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分镁剂干预组(10 mmol/L)及空白组培养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的凋亡率及Foxp3表达情况。结果:(1)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纯度为77.4%~92.3%,哮喘患者CD4+CD25+T细胞的纯度为75.2%~93.8%。(2)CD4+CD25+T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例在健康组为4.12%~7.98%,在哮喘组为4.51%~8.68%,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3)镁(10mmol/L)可以诱导健康组及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但对Foxp3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镁促进CD4+CD25+T调节细胞凋亡增加可能为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雷公藤属卫矛科植物,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1].本研究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肝素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正常组各12只,前3组建立COPD大鼠模型,经反复低氧处理形成肺动脉高压,实验组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干预,肝素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空白对照组仅建立模型,不给予药物干预,正常组为正常饲养大鼠,对比4组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大鼠肺动脉压力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而低于空白对照组(P=0.026),但稍高于肝素对照组(P=0.039).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降低COPD模型大鼠因低氧而升高的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5.
张蔚  梁瑞韵  江山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104-1105
目的:探讨肺外结核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断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住院确诊的50例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50%)。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是揭示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病理,病原菌检查和诊断性抗痨是明确病变性质的最重要手段。结论: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采用综合性措施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7年至2011年出院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院成年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为21.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住院天数、空腹血糖升高、低白蛋白血症、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超过2周、侵入性操作种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7项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低白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种类、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超过2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5项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低白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种类、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超过2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5个因素可能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诊治中应早期进行医学干预,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轻、中度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各15例.两组病人均予吸人布地奈德400~800 μg/d,同时B组患者口服红霉素0.2 g,每日3次.疗程8周.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和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治疗前的组胺PC20-FEV1差异亦无显著性,但治疗后B组病人的组胺PC20-FEV1显著高于A组,(0.9±0.4)g/Lvs(0.6±0.2)g/L,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有降低哮喘患者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道癌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程度,为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食道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36),比较两组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余25%)时呼气流速(V2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食道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下降,术前、术后需加强观察护理,以降低食道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抑制因子PAI-2蛋白的表达,分析两指标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NSCLC组织中uPA和PAI-2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癌的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08例NSCLC组织uPA和PAI-2的阳性率分别为38.9%和43.5%;uPA的表达在男性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女性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且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升高,uPA的阳性率也明显升高(P<0.05);鳞癌组织中PAI-2的表达明显较腺癌组织中高(P<0.05);uPA和PAI-2的表达均与术后生存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结论】NSCLC组织中uPA和PAI-2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对uPA和PAI-2蛋白表达的干预,可能可以改变NSCL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分离培养的健康人和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尼龙棉柱法、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4+、CD8+T淋巴细胞,分地塞米松(DXM)及空白(blank)组培养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①DXM(10-5 mol/L)可以诱导健康组和哮喘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②健康组和哮喘组的CD4+T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低于CD8+T细胞,P<0.05;③无论在CD4+T或CD8+T淋巴细胞,哮喘组的凋亡率均低于健康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促进CD4+、CD8+T淋巴细胞的凋亡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