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的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及35例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在疾病的急性期升高,与对照组及疾病恢复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测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重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或较大面积粉碎性颅骨骨折并硬脑膜损伤时,常采取骨窗开颅手术,有时将硬脑膜敞开以缓解颅内压力.由于硬脑膜破损,容易引起并发症.近年来,我们研究用带蒂骨膜瓣减张缝合硬脑膜,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期儿童颅脑损伤特征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颅脑损伤发生的现状,探讨减少伤害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治疗的500例4~6岁儿童颅脑损伤的病例资料,依据GCS分型标准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患儿男性多于女性(2.05∶1),5岁组发生的人数最多(41.00%);前三位伤因依次是跌伤(44.60%)、坠落伤(34.20%)和车辆伤(16.20%)。伤害的地点主要为家中及幼儿园内;主要伤害因素为上、下楼梯或楼顶玩耍坠落,坠床,碰撞,公路旁玩耍或横过马路等。结论 学龄前儿童颅脑损伤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安全措施,能有效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2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 5 羟色胺 2A (5 HT2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1 2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 ,每组 6只。根据 5 HT2A受体互补DNA(c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观察强迫游泳应激后 3h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 5 HT2A受体mRNA的表达 ,并测定各脑区阳性电泳条带密度与 β 肌动蛋白密度的百分比。结果  (1 )应激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均存在 5 HT2A受体 (61 1bp)mRNA的表达 ;5 HT2A受体PCR产物序列与已知的 5 HT2A受体cDNA序列一致 ;(2 )应激组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 HT2A受体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分别为 (53± 5) %、(63± 8) %和 (47± 7) % ,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42± 4) % ,(33± 6) %和 (2 7± 7) % ] ,t值分别为 4 .545 ,7.0 83 ,4.92 3 ,P均 <0 0 1。结论 急性应激后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 5 HT2A受体mRNA的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5.
血清与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检测的比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血清与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测比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简易的MBP酶联无疫吸附定量测定(ELISA)法检测。结果:对照组血清、脑脊液中MBP含量分别为0.99±0.48μg/L;1.59±0.51μg/L.急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1,3,5,7d)M脊液中MBP含量分别为8.79±1.89μg/L;719±1.87μg/L,5.18±1.19μg/L;3.19±1,77μg/L.血清中MBP含量分别为1.78±0.78μg/L;3.51±0.94μg/L;3.98±1.07μg/L;289±1.22μg/L。检测结果均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脑脊波中MBP含量较血清中升高非常显著,对判断伤情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穴输氧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穴输氧治疗大鼠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损伤对照组、电针组(取百会、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穴电针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仙台合剂4.17ml/kg)、经穴输氧组(将氧气按0.1L/min输入穴位)5组。后3组大鼠制备脑损伤模型。各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进行对应治疗,7d后活杀动物取双侧脑组织,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并进行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与假损伤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可显著降低伤侧及对侧脑组织NOS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经穴输氧组伤侧NOS活性显著低于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和P〈0.01)。治疗前创伤各组双侧大脑半球不对称,伤侧半球明显肿胀,挫伤中心区有出血、神经细胞坏死,挫伤周边神经组织水肿,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塌陷,有血管外出血;治疗后各组基本为正常脑表现。结论:经穴输氧对治疗脑损伤后遗症有效,可以改善脑部血供,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7.
300例儿童颅脑损伤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临床研究了140例硬膜外血肿的CT和手术资料,结果表明:动脉出血时平均血肿中心厚度为2.1cm.静脉出血为1.0cm,两组血肿厚度差别显著(P<0.01)。颞部血肿早期脑受压表现为意识障碍,额顶部血肿在二次昏迷前有明显的高颅压症状。血肿>100ml和脑疝>6h,可引起不可逆的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9.
宝鸡市1991~2000年儿童颅脑损伤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儿童颅脑损伤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1 991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1 30 0例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2 65∶1 ;年龄以 1~ 6岁居多 (50 35% ) ;前两位伤因顺位是跌坠伤(38 8% )和车祸伤 (2 5 5% ) ;损伤类型以中型颅脑损伤多见 (42 77% ) ,其次为轻、重型 (32 46 %、2 4 77% )。结论 :儿童颅脑损伤发生有一定内在规律性 ,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因地制宜的制定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床研究了48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CT和手术资料,根据CT图像及病理改变将其分为3型:①脑内灶性出血型(79.2%);②脑深部血肿型(8.3%);③颅内多发血肿型(12.5%)。计算占位体积时包括CT显示的脑挫伤及血肿两部分,当颞叶>50ml、额叶>70ml时,行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早期手术能有效地解除脑受压,防止脑软化。全组死亡1例,轻残9例,治愈3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