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全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17-4217
我院内科从2006—2010先后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3例,进行随机分组后治疗,按长春新碱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治疗,结果长春新碱治疗组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1].我国鲜见贲门失弛缓症流行病学资料,欧美等国家该病的发生率每年约为十万分之一,男女相似,比例约为1∶1.15.该病病因未明,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发病与食管肌层内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有关,神经节细胞退变的同时,常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炎症表现,或许病因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2].治疗目的在于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松弛食管下段,从而解除功能性梗阻,食物顺利进入胃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唐山市农村儿童伤害发生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以及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调查表,按整群抽样的原则,对唐山所属县的3所小学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害的总发生率为48.1%,各年级伤害的发生率分别为32.0%、32.1%、45.9%、57.5%、70.9%、43.9%。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是跌伤、烧烫伤、穿刺伤、碰击伤、刀割伤。软伤害发生率为50.6%,偶尔发生的为81.7%,经常发生的为18.3%。结论: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伤害危险因素加强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对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问题。方法:对1995/2000年先后收治的9例流行性出血热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资料和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学抗体检查,明确了诊断。结论:本病首次流行地区不易考虑本病,需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992年马氏报告了在甘肃省河西地区首次发现1例,1994~1996年在甘肃省甘南地区流行,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9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4例均为住院患者,男60例,女34例;年龄在4~64岁,平均34岁;其中儿童13例,中年人61例,老年20例;尿量少于400ml76例,尿量多于3000ml最多达24000ml48例,血尿素氮(BUN)最高93mmol/L,血肌苷最高436μmol/L,非蛋白氮最高93mm…  相似文献   
6.
贝赫切特(Beheet)综合征为以口腔.眼、生殖器及多脏器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以眼部症状为首发者,往往被其他科医生误诊。本文就误诊为VDgt-小柳-原田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前瞻性地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 (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 FNA)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其诊断能力的潜在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经影像学诊断(CT或MRI)为胰腺病变、拟行EUS FNA的44例患者连续性地纳入本研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穿刺次数,评价是否获取足够样本供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等。 结果 44例患者中,42例成功实行EUS FNA(95.5%, 42/44),病灶的平均最大直径为(44.7±18.2)mm。31例获得肉眼可见的组织条;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34例穿刺样本(77.3%, 34/44)足够用于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包括31例患者获得明确的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恶性肿瘤依据,3例诊断为胰腺炎症。病灶的位置、大小与穿刺成功率、明确病理学诊断的获得率无明显关系;而穿刺过程中获得肉眼可见组织样本病例的明确病理学诊断获得率明显高于未获得者(P= 0.000)。2例患者于穿刺时发生穿刺点渗血 (4.8%, 2/42),通过电凝及止血夹处理好转。结论 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EUS FN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组织量用于病理学评估是提高EUS FNA诊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浴擦、按摩疗效。方法:将住院69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用中药煎剂浴擦全身,硬肿部位按摩。对两组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住院天数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缩短。结论:用西药治疗的同时,中药煎剂浴擦和按摩对体温回复硬肿消退的时间明显缩短,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复方苍耳子油剂治疗鼻窦炎9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全林  朱桂芳 《陕西中医》2009,30(12):1644-1644
从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采用苍耳子散加减对鼻窦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将中药水煎浓缩后加胡麻油滴鼻腔,结果基本治愈83.7%,总有效率90.8%,急慢性均有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各种内镜切除技术在食管胃交界部(EGJ)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SMT)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患者资料库.筛选出2007年3月至2011年6月间经内镜下超声或CT证实固有肌层来源的EGJ处SMT患者14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切除方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男74例,女69例,平均年龄49.1岁。135例(94-4%)病变成功完成内镜下整块切除,其中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126例,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6例,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3例:另外8例肿瘤于内镜下部分切除后,基底部尼龙绳套扎。肿瘤平均直径为17.6mm.平均手术时间45.1min.平均出血量50.0ml。术中穿孔6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好转。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21例,胃肠间质瘤20例。颗粒细胞瘤1例.肌间脂肪瘤1例。术后经3。48个月的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固有肌层来源SMT治疗中.各种内镜切除方法均安全有效.临床医师需根据肿瘤的临床特征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